题目内容
12.如图甲为某波动在t=10s时的图象,图乙为图甲中x=10cm处P点的振动图象.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波动的振幅、波长、周期、频率是多少?
(2)波向哪个方向传播?速度是多少?
(3)画出图甲中x=20cm处Q点的振动图象.
(4)从此时刻50s起内x=20cm处质点通过的路程.
分析 (1)由波动图象读出振幅和波长,由振动图象读出周期,求出频率;
(2)由振动图象读出t=10s时P点的振动方向,由波动图象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求出波速;
(3)根据P点的t=0时刻的状态分析Q点在t=0时刻的状态,再作出振动图象;
(4)50s=$2\frac{1}{2}T$,一个周期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4A.
解答 解:(1)由波动图象读出振幅为A=15cm,波长为λ=40cm,由振动图象读出周期为T=20s,则频率f=$\frac{1}{T}$=0.05Hz
(2)由振动图象读出t=10s时P点的振动方向向下,由波动图象判断出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frac{λ}{T}$=2cm/s.
(3)由振动图象看出,t=0时刻,P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由于PQ间的距离为x=10cm=$\frac{1}{4}$,波向右传播,结合波形分析得到t=0时刻Q点处于波谷,则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4)50s=$2\frac{1}{2}T$,根据图象可知,此时刻x=20cm处质点处于波峰处,所以50s起内x=20cm处质点通过的路程s=$2\frac{1}{2}×4A=\frac{5}{2}×4×0.15m=1.5m$
答:
(1)该波动的振幅为A=15cm,波长为λ=40cm,周期为T=20s,频率为f=0.05Hz
(2)波向向右传播,速度是2cm/s.
(3)图1中x=20cm处Q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4)从此时刻50s起内x=20cm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1.5m.
点评 本题关键要抓住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联系.要作振动图象,关键要确定t=0时刻Q点的状态,通过波形分析Q点与P点状态关系得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动能Ek0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已知上升过程中受到阻力f作用,图中两条图线分别表示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中的某一个与其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地面为零势能面,h0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图上坐标数据中的k为常数且满足0<k<l).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①、②分别表示的是动能、重力势能随上升高度的图象 | |
B. | 上升过程中阻力大小恒定且f=kmg | |
C. | 上升高度h=$\frac{k+1}{k+2}$h0时,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 | |
D. | 上升高度h=$\frac{1}{2}$h0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差为$\frac{k}{2}$mgh0 |
3.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半径为R的圆柱体轴线的正上方的P点,将一个小球以水平速度v0垂直圆柱体的轴线抛出,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从圆柱体的Q点沿切线飞过,测得O、Q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那么小球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
A. | $\frac{{v}_{0}sinθ}{g}$ | B. | $\frac{2{v}_{0}sinθ}{g}$ | C. | $\frac{{v}_{0}tanθ}{g}$ | D. | $\frac{{v}_{0}}{gtanθ}$ |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 | |
B. | 元电荷电荷量的大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 | |
C. | 元电荷就是电子 | |
D. | 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大小相等的电荷量 |
1.(多选)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m、3m、4m,则( )
A. | 他在第4s末的瞬时速度为4m/s | B. | 他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 ||
C. | 他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 D. | 他在1s末的瞬时速度为1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