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图甲是探究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实验装置(1)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释放前手拿住纸带上端,保持纸带竖直
B.先接通电源打点,再释放纸带
C.图中的打点计时器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D.实验中重物应选选密度大一点的铁块
(2)图乙是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点.分别测出若干连续点A、B、C…与O点之间的距离h1、h2、h3…,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物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可得重物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物增加的功能为$\frac{{m({{h}_{3}-h}_{1})}^{2}}{{8T}^{2}}$,减少的重力势能为mgh2.
(3)取打下O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零,计算出该重物下落不同的高度h时所对应的动能Ek和重力势能的绝对值|Ep|,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h,纵轴表示|Ep|和Ek,根据以上数据在图丙中会出图线Ⅰ和图线Ⅱ.
A.图丙中Ep-h对应的是图线Ⅰ(填“Ⅰ”或“Ⅱ”)
B.图线Ⅰ与图线Ⅱ不重合的主要原因是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
分析 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理解该实验的实验原理,需要测量的数据等;明确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理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对于任何实验注意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注意事项这几点去搞清楚.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解答 解:(1)A、实验前,手应提住纸带上端,并使纸带竖直,减小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故A正确;
B、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B正确;
C、图中的打点计时器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故C错误;
D、实验中重物应选选密度大一点的铁块,故D正确;
故选:ABD.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B点的瞬时速度vB=$\frac{{{h}_{3}-h}_{1}}{2T}$,
则重物动能的增加量△EkB=$\frac{1}{2}$mvB2=$\frac{{m({{h}_{3}-h}_{1})}^{2}}{{8T}^{2}}$,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Ep=mgh2 .
(3)取打下O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零,因为初位置的动能为零,则机械能为零,每个位置对应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为相反数,即重力势能的绝对值与动能相等,而图线的斜率不同,原因是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
A.图丙中Ep-h对应的是图线Ⅰ,
B.图线Ⅰ与图线Ⅱ不重合的主要原因是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
故答案为:(1)ABD
(2)$\frac{{m({{h}_{3}-h}_{1})}^{2}}{{8T}^{2}}$;mgh2
(3)Ⅰ;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验证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与动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以及知道通过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
A. | 同一时刻不同花粉颗粒运动情况不同 | |
B. | 不同时刻同一花粉颗粒运动情况不同 | |
C. | 花粉颗粒越小,花粉颗粒运动情况越复杂 | |
D. | 花粉颗粒是做无规则运动的 |
A. | 杆中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为i=$\frac{Bl{v}_{0}cosωt}{R}$ | |
B. | 杆所受安培力与时间的关系为FA=$\frac{{B}^{2}{l}^{2}{v}_{0}sinωt}{R}$ | |
C. | 杆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与时间的关系为p=$\frac{(Bl{v}_{0}cosωt)^{2}}{R}$ | |
D. | 杆运动一个周期,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frac{{B}^{2}{l}^{2}{{v}_{0}}^{2}π}{Rω}$ |
A. | 发射速度一定大于7.9km/s | |
B. | 可以定点在相对地面静止的同步轨道上 | |
C. | 卫星绕地球运行的线速度比月球的大 | |
D. | 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比月球的大 |
A. | 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A=EC>EB | |
B. | 电势φA=φC>φB | |
C. | 将一带负电粒子由A经B移至C点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 |
D. | 将一带正电粒子由A经B移至C点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 |
A. | 在t=6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 |
B. | 在t=5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 |
C. | 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 | |
D. | 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