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6分)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做出的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作用在物体上的恒力
F
=_______N。当物体的质量为2.5 kg时,它的加速度为_____m/s2。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2.5N 1 m/s
2
试题分析:根据图像法,该直线斜率即为合外力F,即F=2.5N,根据F=ma可知,其加速度为1m/s2。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对图像法的斜率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新概念课外文言文系列答案
新动力高分攻略系列答案
新导航全程测试卷系列答案
新编初中总复习系列答案
校园英语英语大课堂系列答案
小状元金考卷单元考点梳理系列答案
小学总复习冲刺卷系列答案
小学总复习教程系列答案
通城学典小学总复习系列答案
小学综合能力测评同步训练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分)(1)①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调整游标卡尺两侧脚间距离,主尺和游标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卡尺两脚间狭缝宽度为
mm。(3分)
②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是
mm。(3分)
如图所示,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s
1
=1.22cm, s
2
=2.00cm,s
3
=2.78cm,s
4
=3.56cm,s
5
=4.34cm,s
6
=5.12cm。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s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
=
m/s
2
;第5个点的速度
v
=
m/s
如图所示,一个同学做平抛实验时,只在纸上记下过起点的纵坐标
y
方向,但未记录平抛运动的起点,并描下了平抛运动的一段轨迹,在轨迹上取
A
、
B
两点,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到
y
轴的距离
x
1
、
x
2
以及
AB
的竖直距离
h
,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______
.
图是《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示意图.
(1)实验中要注意
A.固定有白纸的图板必须竖直放置
B.用两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必须相同
C.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
(2)做实验时.要先后用两个和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这时除了读出两个测力计的示数,还需要记下
和
。
某同学从资料上查得弹簧的弹性势能
(X为弹簧形变量)后,由于手头没有铁架台,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弹簧劲度系数:将弹簧一端连接在固定挡板上,另一端紧靠匀质小球,弹簧原长时小球球心恰好处在桌子边缘,然后压缩弹簧并测得压缩量x,释放小球,小球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测出桌面高h以及水平距离S。
(1)实验中除了图示实验装置所示的器材及复写纸、白纸外,还需要准备的器材应该有
(填写字母)。
A天平 B游标卡尺 C刻度尺 D重锤线
(2)弹簧劲度系数的表达式:K=
(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抽动纸带打点的一部分纸带,纸带上点迹清晰,试回答:
(1)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电源(填“直流”或“交流”)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为
V,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
s打一次点.
(2) 试计算出从0点通过计时器到B点通过计时器历时
s,位移为
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A点的瞬时速度大约__________m/s.
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它是使用
(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一种计时仪器,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