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学习小组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发现物体动能的增加量总小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1)若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均正确无误,则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主要是
 

(2)为了减小这种误差,应当选择
 
的重锤.
A.质量较大,体积较小B.质量较大,体积较大
C.质量较小,体积较小D.质量较小,体积较大
(3)某位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连接到低压交流电源
B.交连有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将纸带和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
C.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D.更换纸带,重复实验,概括记录处理数据.
分析:重物带动纸带下落过程中,除了重力还受到阻力,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由于阻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小除了转化给了动能还有一部分转化给摩擦产生的内能.
实验供选择的重物应该相对质量较大、体积较小的物体,这样能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
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熟练掌握打点计时器的应用.
解答:解:(1)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的摩擦阻力,使得重锤获得的动能小于它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为减小误差,重锤的质量应选大一些的.
(2)重物的质量过大,重物和纸带受到的阻力相对较小,所以有利于减小误差;重物的体积过小,有利于较小阻力,所以有利于减小误差,故A正确,BCD错误.
因此为了减小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重物一般选择密度大、体积小的金属球.
故选:A;
(3):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所以实验时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连接低压交流电源,故A正确;
B、固定好打点计时器,将连有重物的纸带穿过限位孔,用手提住,将纸带和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故B正确;
C、应先接通电源,然后释放重物,否则纸带开始阶段是空白,可能所采集的数据不够,而且浪费纸带,故C错误;
D、重复几次,取得几条打点纸带,挑选一条清楚的纸带进行数据处理,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故答案为:(1)重锤下落时克服阻力做功;
(2)A;
(3)C.
点评:对于实验中发现重物增加的动能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我们应该从功能角度研究.对于实验的具体操作,不光要靠记忆理解,要亲自动手实验,切实去体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导线、复写纸、纸带、垫块、细沙若干.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验证滑块所受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其动能的变化,则:
①还需要补充的实验器材是
天平、刻度尺
天平、刻度尺

②为了简化实验,使滑块所受合外力等于绳子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
平衡摩擦力:先将小沙桶和滑块的连线断开,用垫块将长木板的左端稍垫起,直至轻推滑块,滑块能在水平长木板上匀速滑行为止
平衡摩擦力:先将小沙桶和滑块的连线断开,用垫块将长木板的左端稍垫起,直至轻推滑块,滑块能在水平长木板上匀速滑行为止

要使绳子拉力约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保持沙和沙桶的质量
远小于
远小于
滑块的质量.
③若挑选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2,且已知滑块的质量为M,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从A点到B、C、D、E点的距离依次为S1、S2、S3、S4,则由此可求得纸带上由B点到D点所对应的过程中,沙和沙桶的重力所做的功W=
mg(S3-S1
mg(S3-S1
;该滑块动能改变量的表达式为△EK=
M
8T2
[(S4-S2)2-
S
2
2
]
M
8T2
[(S4-S2)2-
S
2
2
]
.(结果用题中已知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以下操作中不必要的是
AC
AC

A.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供小车运动的平板应光滑.
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C.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必需选择纸带上的第一打点为起始点.
D.在“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弹簧竖直悬挂状态下测出弹簧原长.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