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
B.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
C.核反应12H+13H→24He+01n属于原子核聚变 |
D.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遏止电压就越大 |
BC
解析试题分析:一群处于n能级的氢原子可发出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则A错误。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核里,即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正确。核反应属于轻核聚变,C正确。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知遏止电压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光越强包含的光子数目越多,但每个光子的能量不一定大,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氢原子能级跃迁,粒子散射实验的意义,轻核聚变,光电效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在研究材料A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上表面平行,在它们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在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同时对A缓慢加热,在B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变化,当温度为t1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t2时,亮度再一次回到最亮。则
A.出现最亮时,B上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 |
B.出现最亮时,B下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相抵消 |
C.温度从t1升到t2的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λ/4 |
D.温度从t1升到t2的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λ/2 |
对光电效应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从金属逸出 |
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需要做的最小功,光电效应便不能发生了。但如换用波长更长的入射光子,则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
D.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相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发生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
C.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其半衰期可能变小 |
D.用14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电离 |
如图所示,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初动能增大,应该
A.改用红光照射 |
B.改用紫光照射 |
C.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
D.增大绿光的强度 |
对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束传播的光,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
B.光子和电子是同种粒子,光波和机械波是同种波 |
C.光的波动性是由于光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
D.光子说中光子的能量E=hν表明光子具有波的特征 |
下列物理实验中,能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的是________.
A.通过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证明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 |
B.通过测试多种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发现散射射线中有波长变大的成分 |
C.通过电子双缝实验,发现电子的干涉现象 |
D.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
氢原子从能量为E1的较高激发态跃迁到能量为E2的较低激发态,设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吸收光子的波长为 | B.辐射光子的波长为 |
C.吸收光子的波长为 | D.辐射光子的波长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