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利用图示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利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阻力的影响
B.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如果画出的a m关系图象不是直线,就可确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C.利用此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应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补偿小车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影响
②小华在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因为不断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导致钩码的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则小车加速度a的值随钩码个数的增加将趋近于g 的值.
分析 利用图示小车纸带装置可以完成很多实验,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a的表达式,不难得出当钧码的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时,加速度a近似等于g的结论.
解答 解:(1)A、此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
B、曲线的种类有双曲线、抛物线、三角函数曲线等多种,所以若a-M图象是曲线,不能断定曲线是双曲线,即不能断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应画出a-$\frac{1}{m}$图象,故B错误.
C、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方法是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分力补偿小车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影响,从而小车受到的合力即为绳子的拉力,故C正确.
故选:C
(2)设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则对钩码有Mg-F=Ma ①
对小车有F-μmg=ma ②
联立①②解得a=$\frac{M-μm}{m+M}$g
将上式变形为a=$\frac{1-\frac{μm}{M}}{1+\frac{m}{M}}$g,可见当M>>m时,加速度a趋近于g.
故答案为:(1)C; (2)g
点评 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然后熟练应用物理规律来解决实验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有一带电粒子沿图中的虚线穿过一匀强电场,若粒子的重力不能忽略,则粒子由A处到B处的过程中,其一定是( )
A. | 电势能逐渐增大 | B. | 动能逐渐减少 | ||
C. | 该粒子带负电 | D. | 电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 |
10.假设在水流速度一定的河中有一条小船以相对水的速度v1匀速渡河,v1方向始终垂直河岸,当船行驶到河中心时小船突然加大马力,使船相对水的速度在极短时间内增大到v2,然后保持v2相对水匀速运动,v2方向也始终垂直河岸,则和没有半途加速相比,该船渡河的运动( )
A. | 位移不变 | B. | 路程变小 | C. | 渡河时间变小 | D. | 轨迹变为抛物线 |
20.如下图(甲)所示,打开电流和电压传感器,将磁铁置于螺线管正上方距海绵垫高为h处静止释放,磁铁穿过螺线管后掉落到海绵垫上并静止.若磁铁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磁阻力远小于磁铁重力,且不发生转动,不计线圈电阻.图(乙)是计算机荧屏上显示的UI-t曲线,其中的两个峰值是磁铁刚进入螺线管内部和刚从内部出来时产生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仅增大h,两个峰值间的时间间隔会增大 | |
B. | 若仅减小h,两个峰值都会减小 | |
C. | 若仅减小h,两个峰值可能会相等 | |
D. | 若仅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两个峰值都会增大 |
7.电磁轨道炮是一种新型的战略武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导轨接触良好.电流I从一条导轨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导轨流回.轨道电流在弹体产生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使弹体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则( )
A. | 弹体处的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 | |
B. | 导轨中电流越大,弹体受到的安培力越大 | |
C. | 只改变电流方向,可以改变弹体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 | |
D. | 只改变弹体的形状,就可以改变弹体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
4.攀岩是一种考验人的意志的运动.如图为一户外攀岩运动的场景和运动员的攀岩运动线路示意图,该运动员从起点A经B点,最终到达C,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线路ABC表示的是运动员所走的位移 | |
B. | 线路总长度与运动员所用时间之比等于他的平均速度 | |
C. | 由起点到终点运动员所经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 |
D. | 运动员所经过的路程比自A到C的位移大 |
5.为测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在核点放一电荷量为-q的检验电荷,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1;再在该点改放另一个点电荷,电荷量为+2q的检验电荷,测得电场强度为E2.则( )
A. | E1=E2,方向相反 | B. | E1=E2,方向相同 | C. | E1>E2,方向相反 | D. | E1<E2,方向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