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
(1)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___,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____(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3)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 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下表。请在下方的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图_____。
【答案】胰岛A、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 等体积生理盐水 稍低
【解析】
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元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3、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一定量的胰岛素,而因变量是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基本思路是建立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比较小鼠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浓度大小。
(1)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作用于不同的效应器,即胰岛A、B细胞产生不同的效应,说明两胰岛A、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导致产生的效应不同。
(2)实验是验证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自变量为胰岛素,故实验组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对照组加等量生理盐水。在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故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胰高血糖素的变化量更大),应在机体血糖含量比正常水平较低时进行实验,若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不会增加。
(3)注意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的变化描点连线,胰岛素随着血糖浓度变化而变化,二者曲线趋势相同,但是胰岛素量变化晚于血糖浓度变化。因此血糖浓度与胰岛素的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图如图所示:
【题目】果蝇中的红眼与白眼、灰体与黑檀体、长翅与残翅为三对相对性状(眼色基因为A、a,体色基因为B、b,翅型基因为H、h)。科研人员选用红眼灰体残翅、红眼黑檀体长翅和白眼灰体长翅三个纯系品种的果蝇,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筛选出白眼黑檀体残翅果蝇。请回答问题:
(1)研究人员用红眼灰体残翅果蝇和红眼黑檀体长翅杂交,结果如下表。
组别 | 杂交组合 | 子代(只) | |
雄蝇 | 雌蝇 | ||
实 验 一 | 红眼灰体残翅雄蝇 × 红眼黑檀体长翅雌蝇 | 红眼灰体长翅 (全部) | 红眼灰体长翅 (全部) |
实 验 二 | 实验一F1的红眼灰体长翅雄蝇 × 实验一F1的红眼灰体长翅雌蝇 | 红眼灰体长翅(278) 红眼灰体残翅(108) 红眼黑檀体长翅(96) 红眼黑檀体残翅(48) | 红眼灰体长翅(306) 红眼灰体残翅(91) 红眼黑檀体长翅(102) 红眼黑檀体残翅(36) |
①由实验一可推断,果蝇的显性性状有______,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②实验二中子代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比例约为9:3:3:1, ______(符合/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实验二得到红眼黑檀体残翅果蝇,研究人员进一步将其与白眼灰体长翅果蝇纯系品种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实验三)。
①已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为显性性状。请写出P代雄性亲本眼色的基因型______。
②F1中雄蝇应选择______(选填下列序号),才能在后代中筛选出符合需求的果蝇。
Ⅰ.白眼灰体长翅纯系品种 Ⅱ.P杂交产生的白眼灰体长翅后代
(3)利用实验三得到的白眼黑檀体残翅果蝇,可用于______实验,检验显性个体的基因型。
(4)通过实验一能确定控制翅型的基因的显隐性,要进一步判定控制翅型的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可进行______实验。
【题目】实验室现有半透膜、最适温度为45℃ 的蔗糖酶、最适温度为37℃的唾液淀粉酶及质量分数均为5%的麦芽糖溶液、蔗糖溶液及淀粉溶液等若干。某课题小组成员欲利用上述实验材料及下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步骤 | A端 | B端 |
① | A端加入20 mL质量分数为5%的麦芽糖溶液 | ? |
② | 预设好水浴缸中的温度 | |
③ | A、B两端加入等量适量的某种酶溶液 | |
④ | 预测实验结果: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①中为了使U形管的A、B两端初始液面平齐,B端应该加入_________________,此时半透膜处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渗透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应该控制的温度为____℃,步骤③中的某种酶为_______。
(3)请对步骤④中的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适当时间后若分别取U形管A、B侧的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并且水浴加热,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该结果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验证酶具有专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