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的核酸中碱基组成如下:A占23%、T占36%、C占20%、G占21%.已知该噬菌体控制某外壳蛋白合成的DNA的碱基有150个,则合成的外壳蛋白中的氨基酸至多是(  )
A.25B.50C.100D.150

分析 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frac{1}{3}$,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frac{1}{6}$.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据此答题.

解答 解: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已知该噬菌体控制某外壳蛋白合成的DNA的碱基有150个,则合成的外壳蛋白中的氨基酸至多是150÷6=25个.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掌握该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3.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
组号
处理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室温,0.5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
未加河豚毒素
(对照)
7575
浸润在河
豚毒素中
5min后6565
10min后5025
15min后400
(1)第Ⅰ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低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bcd(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降糖药b.麻醉药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