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分)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岩羊集中栖居的地方,种群密度居世界之首。在保护区的每一个沟道里,几十只、上百只的成群岩羊经常可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调查保护区中岩羊的种群密度,研究人员在1k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12只岩羊,放归后,第二次捕获10只,其中有标记的7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只/km2。若有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小/偏大)。以上调查岩羊种群密度的方法称为 。
(2)岩羊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2%左右用于自身的 ,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 的形式散失。
(3)岩羊的天敌能够依据岩羊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岩羊同样也能够依据天敌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受到轻度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是 调节。
(8分)
(1)17 (1分) 偏大(1分) 标志重捕法(1分)
(2)生长、发育和繁殖(1分) 热能 (1分)
(3)种间关系(1分)
(4)自我调节能力(1分) 负反馈调节或反馈调节(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标志重捕法可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12×10)/7=17只km2;若有标志物脱落,将会使第二次捕获的带有标志的个体数减少,即公式中分母减小,故将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以上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2)根据能量流动规律,每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都是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另外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岩羊和其天敌通过气味这种化学信息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自然保护区受到轻度污染后恢复原样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反馈调节。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计算、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