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19世纪的细胞学说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B. 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二氧化碳
C. 1972年桑格和尼尔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D. 1926年萨姆纳用丙酮作提取液获得了脲酶结晶,并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题目】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______ ;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其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是
A.4 B.8 C.16 D.32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蔬菜不同叶片中在叶绿体色素含量上的区别,选择了新鲜菠菜的“绿叶”“嫩黄叶”,做“提取与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 (1)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将实验材料研磨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再画线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液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2)在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的过程中,需要加入CaCO3、SiO2和95%丙酮,加入这三种试剂的目的分别是、、 .(3)色素层析结果如图所示,请问绿叶组对应的滤纸条编号是 . 判断依据是 .
【题目】真核生物细胞内,大量DNA和蛋白质以及一些RNA等混杂在一起,难以分离.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获得纯度相对较高的DNA展开了实验探究. (1)分离各种物质的基本思路是根据DNA和其他物质理化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一定的方法,如图是从各种物质之间的差异角度开展研究: a、取鸡血细胞悬液10mL,加蒸馏水20mL,同时用玻璃棒(填“轻轻搅拌”或填“快速搅拌”).过滤,取滤液,转移到塑料材质的大烧杯中.b、沿大烧杯内壁持续、缓慢地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用玻棒沿一个方向(填“轻轻搅拌”或填“快速搅拌”),同时不断收集析出的物质.如图是根据鸡血中几种物质的析出情况绘制的曲线,请据图分析:c、如果只要收集纤维蛋白,可采取的措施是 . d、先用饱和度40%的硫酸铵溶液析出绝大部分纤维蛋白和大部分球蛋白,再在饱和度约为的硫酸铵溶液中析出DNA(既保证DNA提取量较大又避免其他杂质过多),与此同时析出的物质还有 .(2)如果要进一步去掉其他杂质,尽可能提高获得的DNA纯度,可采取的两种办法有:将DNA与球蛋白的混合物加入到中,收集再次析出物;用处理溶有DNA与蛋白质的溶液.
【题目】如图是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组织切片取自某一雄性动物的精巢B.细胞①处于前期Ⅰ,不一定会发生互换现象C.细胞分裂先后经过①→②→③过程D.细胞①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题目】下列蛋白质中,可以参与构成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胃蛋白酶B.呼吸酶C.抗体D.血红蛋白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
(1)如图所示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①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
②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组。
【题目】下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 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
C. 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
D. 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