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图甲是褐色雏蝗在1947-1951年的种群密度变化动态(用该种群数量的对数值lgn表示种群密度,n代表种群数量),图乙是草原上某种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表示卵,“+”表示幼虫,“o”表示成虫)
(1)自然界中褐色雏蝗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型,与1948年相比,1950年该种群内个体间生存斗争的强度______(填减少、不变或增强)。
(2)要调查草原上该田鼠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法,假如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图乙,防治田鼠应在_____点时进行,bc段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
【答案】S 增强 标志重捕法 调查期间非标记个体部分迁出或调查期间标志物脱落或调查期间标记个体被捕食) a 增长型
【解析】
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1)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与1948年相比,1950年种群数量增加,所以种群内个体间生存斗争的强度增强。
(2)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所以调查时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调查中被标志后的动物更难捕捉,标记个体部分迁出或调查期间标志物脱落,会导致重捕数中的标记数偏小,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3)防止田鼠在a点进行,尽量减少田鼠的数量,bc段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所以此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