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是已发生基因突变的X染色体

B.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kl

C.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hj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D.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的曲段形成的原因都与质膜的流动性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甲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分析乙图: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丙图:fg表示前期和中期、hj表示后期、kl表示末期。

A、图甲中染色体上出现基因Aa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结果,也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且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不是X染色体,而是常染色体,A错误;
B、图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DNA分子,对应于图乙中的bc段;图甲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而图丙表示有丝分裂,B错误;
C、图乙中的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而图丙中的hj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因此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hj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C正确;

D、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的曲线形成的原因都是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杂交水稻生产技术是我国现代农业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1)具有相对性状的水稻纯合子杂交,研究者根据F1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作出的判断包括___________,以及通过比较正、反交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细胞核中。

21970年袁隆平团队在水稻(野生型)中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植株(雄蕊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雌蕊正常,接受外来的正常花粉能受精结实)。通过分析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研究者发现该雄性不育性状是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

上述杂交中子代的细胞质基因均由母本提供。用S表示细胞质不育基因,N表示细胞质可育基因。用RR1R2)表示细胞核中可恢复育性的基因,其等位基因rr1r2)无此功能。只有当细胞质中含有S基因,细胞核中r基因纯合时,植株才表现出雄性不育性状。其他类型的基因组合均为雄性可育。

通过杂交一可生产杂交种子(利用雄性不育株生产可育的F1种子,供生产使用);通过杂交二可用来繁殖不育系(每年繁殖出基因型相同且雄性不育的植株)。请以遗传图解的形式写出杂交一和杂交二的亲本及F1的基因型(不要求写配子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细胞质S基因(在线粒体DNA上)编码的蛋白质阻碍水稻花粉发育而导致雄性不育,而R基因能够消除S基因对花粉发育的不利影响。为研究其中的机制,分析了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线粒体不育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见下表:

根据表中结果,从R基因影响线粒体不育基因S表达的角度,解释R基因恢复育性可能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