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960年1月,科学家首次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
(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
(2)几百万年的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_____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______和_____。
(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是由于___________造成的。
(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答案】 种群 生殖 自然选择 地理隔离 基因突变 少 突变、自然选择、隔离 基因(或基因型)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查对现代生物计划理论的理解。解答此题,应区分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理解新物种产生的一般途径和标志。
(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属于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组成了一个种群。
(2)受地理隔离的限制,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自然选择的作用使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改变,最终会产生生殖隔离。
(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是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造成的。
(4)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与原种群相比,该种群的所有个体来自同一祖先,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要少。
(5)新物种形成的过程过程包括突变、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基因(或基因型)发生了改变,导致相互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题目】下图是科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结果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朱红眼与深红眼两个基因是否为等位基因?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该染色体上的基因中能否全部表达?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麦的有芒与无芒为一对相对性状,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用纯种的有芒感病小麦与纯种的无芒抗病小麦进行杂交得到F1, F1自交,后代表现型及个体数目如下表所示:
表现型 | 有芒抗病 | 无芒抗病 | 有芒感病 | 无芒感病 |
个体数目 | 426 | 1260 | 143 | 419 |
①F1自交结果出现了_________现象,据此可判断两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若将F1与表现型为有芒感病的小麦杂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