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I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 静息电位的形成与图1中的B密切相关
C. 图2中C物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出来
D. 图2中C与D结合后,F处膜外电位可能为正电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示:图1中A为蛋白质,B为磷脂双分子层,根据Ⅰ侧有糖蛋白,确定Ⅰ侧为膜外,Ⅱ侧为膜内;图2中根据突触小泡位置可确定E为突触前膜、C为神经递质、D为受体、F为突触后膜,神经递质被释放出来的方式是胞吐,该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A. 由图可知,图1中Ⅰ侧有糖蛋白,为细胞膜的外侧,Ⅱ侧为细胞膜内侧,A错误;
B. 钾离子外流是静息电位形成的基础,方式是协助扩散,应与图1中的A有关,B错误;
C.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释放方式为胞吐,C错误;
D.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如果是抑制效应,则F处膜外电位为正电位,D正确。
【题目】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探究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溶液、乳酸、pH试纸。
二、实验流程步骤:
步骤 | A组 | B组 | ||||
① | 1号试管 | 2号试管 | 3号试管 | 1号试管 | 2号试管 | 3号试管 |
? | 等量缓冲溶液 | 等量血浆 | ? | 等量缓冲溶液 | 等量血浆 | |
② | 滴加等量的 | ? | ||||
预测结果 | ? | ? | ||||
结论 | ? | ? |
(1)步骤①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
(3)预测结果:
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