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科学探究”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某兴趣小组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了如下科学探究实验:取A、B两个锥形瓶,分别放入适量等体积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瓶接种一定量的活酵母菌,B瓶不做处理,再将A、B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静置培养。分析回答:
(1)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每天定时取样,用浊度仪测定培养液的浑浊度,可以推知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中设置B瓶作为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_____________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某同学将A瓶进行_____________后取样,稀释1000倍后,用图甲所示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乙所示(o表酵母菌)实验现象,若以图乙的计数结果作为应计数中方格的平均值,则此样液中酵母菌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个/mL。
(4)为减小实验误差,通常采用染色法鉴别酵母菌的死活。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为_____________(活、死)酵母。
【答案】消灭杂菌 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 无关变量 振荡摇匀 6×109 死
【解析】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滴加培养液时,应先加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1)由于葡萄糖溶液中可能含有杂菌,所以需要将葡萄糖溶液煮沸来消灭杂菌;由于高温杀死会酵母菌,所以需要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
(2)实验中设置B瓶(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根据题意分析,某同学将A瓶进行震荡摇匀后取样,稀释1000倍后,用图甲所示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根据计数原则,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图乙的计数结果是24个,计数结果作为应计数的5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是= 24÷16×400×104×103=6×109个。
(4)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进入活的酵母菌,因此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为死的酵母菌。
【题目】土壤中含有能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变成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Q。下图1表示制备固体培养基过程中的某操作,图2是科研人员从土壤中分离出菌株Q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1)图1所示操作后,待平板冷凝,然后___________,以防止___________。
(2)图2所示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38、42、40,则1g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____个。
(3)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菌株Q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图),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难溶性磷酸盐的能力大小。下表是初步筛选出的三种优良解磷菌株。
菌株 | 透明直径(D) | 菌落直径(d) |
M-3-01 | 18.8 | 12.3 |
B3-5-6 | 20.7 | 8.0 |
T4-0-1 | 9.1 | 6.5 |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溶解难溶性磷酸盐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