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黑麦由小麦和黑麦杂交育成,其中六倍体小黑麦(AABBRR,6N=42)由硬粒小麦(AABB,4N=28)与二倍体黑麦(RR,2N=14)杂交育成.
(1)由于小麦和黑麦两种植物之间存在 , 理论上杂交得到的F1应高度不孕,其主要原因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 , 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2)培育小黑麦的过程首先是小麦和黑麦杂交得到F1 , 再用秋水仙素处理F1的 , 使染色体加倍.此育种过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
(3)在北方某地越冬种植“中饲 232”品系的小黑麦,第二年春天发现全部冻死,为解决小黑麦的越冬问题,有人用“中饲 232”小黑麦做母本,与能在当地越冬的一种黑麦(RR,2N=14)进行杂交,培育能在本地越冬的新品种. ①取“中饲 232”小黑麦的根尖,经解离、漂洗,用染色后,通过观察细胞中的 , 确定“中饲 232”为六倍体小黑麦.
②取F1花药进行染色,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发现细胞中的染色体状态如图所示.从理论上分析,状态Ⅰ和状态Ⅱ的染色体数目应依次为条、对.
【答案】
(1)生殖隔离;无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
(2)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染色体数目变异;抑制纺锤体形成
(3)龙胆紫;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14;7
【解析】解:(1)由于小麦和黑麦是不同物种,两种植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理论上杂交得到的F1应高度不孕,其主要原因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形成四分体,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2)培育小黑麦的过程首先是小麦和黑麦杂交得到F1 , 再用秋水仙素处理F1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加倍.此育种过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3)①取“中饲 232”小黑麦的根尖,经解离、漂洗,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染色后,通过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确定“中饲 232”为六倍体小黑麦.②取F1花药进行染色,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发现细胞中的染色体状态如图所示.从理论上分析,状态Ⅰ和状态Ⅱ的染色体数目应依次为14条、7对. 所以答案是:(1)生殖隔离 无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2)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染色体数目变异 抑制纺锤体形成(3)①龙胆紫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②1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