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生物学家用蟾蜍、蜻蜓、盗虻和黄蜂做实验:

  a.用线吊一只蜻蜓逗引蟾蜍吃掉蜻蜓.

  b.用盗虻(身体上有黄蜂样的色斑)代替a中的蜻蜓作实验,盗虻也被吃掉.

  c.用黄蜂代替a中的蜻蜓,黄蜂刺了蟾蜍一下而逃生.

  d.再用黄蜂、盗虻逗引蟾蜍,蟾蜍都不吃,但用蜻蜓逗引,蜻蜓被吃掉.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d中,蟾蜍不吃黄蜂,是因为蟾蜍对黄蜂的_______形成了_______反射.

(2)实验d中,蟾蜍不吃盗虻,是由于盗虻具有_______的缘故.

(3)黄蜂和盗虻的色斑是蟾蜍免遭刺伤的_______,对于它们自身来说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_______和_______.

(4)如果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从来没有过黄蜂的分布,将盗虻引入这个生态系统将会出现_______.

(5)上述实验中,盗虻色斑的形成是_______的结果.以上实验证明:具有_______的生物更适应环境.

答案:
解析:

  【答案】(1)色斑,避开黄蜂的条件;(2)黄蜂样的色斑;(3)条件刺激,警戒色,拟态;(4)被捕食者吃掉而被淘汰;(5)长期自然选择,警戒色、拟态

  【解析】这是一道研究警戒色、拟态的生态适应意义的实验试题.具有鲜艳色彩的昆虫,必须具有毒或有恶嗅才有适应意义,如果只有鲜艳的色彩而没有毒,则没有任何适应意义,而且很容易被淘汰.具有拟态特征的动物,如果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被模拟的具有警戒色的动物存在,也不会有适应意义.换句话说,如果把盗虻放在一个没有黄蜂的生态环境中,盗虻模拟黄蜂的拟态特征就没有意义,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吃掉.所以在进化过程中,警戒色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动物本身有毒或有恶嗅;二是有它的捕食者.拟态的形成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被模拟的对象;二要有捕食者,并且拟态必须与被模拟的对象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同时存在时才有适应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