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果蝇卷翅基因 A 2 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 a 控制野生型翅型,卷翅基因 A 纯合时致死。

1)研究者发现 2 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 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图中同源染色体上的 2DNA分子碱基序列是否相同?______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 A 基因的频率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2)欲利用 “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 2 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DD Dd 不影响翅型,dd 决定新性状翅型。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

实验步骤:P“平衡致死系”果蝇(×待检野生型果蝇(

F1 选出卷翅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

F2

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F2 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 2 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F2 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 2 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答案】不相同 100% 不变 卷翅:野生型:新生性状=831 卷翅:野生型=21

【解析】

由题意可知,AABB均致死,Aa_ _ 为卷翅性状,aa_ _为野生型。

1)由图可知,图中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故同源染色体上的 2DNA分子碱基序列不相同。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后代中AAbb(致死):AaBb:aaBB(致死)=1:2:1,由于AABB均致死,故子代中均为杂合子,杂合子占100%;亲代和子代中A%均为50%,故子代中A的基因频率不变。

2)该杂交组合中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为AbD∶aBD=1∶1,野生型雄果蝇2号染色体上若含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即d,则该雄果蝇能产生的配子为1/2abD1/2abd,子一代中卷翅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bbDD1/2AabbDd,其产生的配子为2/4AbD1/4abD1/4abd,根据棋盘法可以算出后代中卷翅AabbD_∶野生型aabbD_∶新生性状aabbdd=8∶3∶1;若野生型2号染色体上未出现d,则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为abD,子一代中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其产生的配子为:1/2AbD1/2abD,根据棋盘法可知,子二代中卷翅:野生型=2:1,没有新性状出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渥堆”是普洱茶生产过程中的一道特殊工序,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特征最关键的一步。在“渥堆”过程中,曲霉、青霉、酵母菌、细菌等微生物的活动使茶叶所含茶多酚等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促使了普洱茶甘滑、醇厚和陈香等良好品质特征的形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用于“渥堆”茶样中细菌的分离,其中的牛肉膏、蛋白胨可为细菌生长主要提供______________。配好的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____法灭菌。接种培养后可根据______________颜色、形态、大小等特征及菌体革兰染色情况细胞形态特征等进行初步鉴定。

2)下图为“渥堆”茶样分离出的某种微生物亚显微结构意图,可根据图中______________(填序号)结构判断其肯定不是细菌。

3)茶多酚中的儿茶素(C)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作用较弱。研究人员用稀土离子Yb3+对儿茶素(C)进行化学修饰,形成配合物Yb3+C,并探究其抗菌效果。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制成菌悬液,分别加入等量的CYb3+和一定浓度的Yb3+-C,测定24h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存活数量变化(用A600值表示,数值越大,表示细菌数量越多),结果如下图。

由图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能最有效缩短灭菌时间。

研究人员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各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

a)未加抗菌剂:细菌菌体较小,其细胞质分布均匀;

bC处理: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不光滑,略显粗糙;

cYb3+处理:细胞质出现较明显的固缩及空泡化现象;

dYb3+-C处理:细胞壁及细胞膜等结构发生破裂,细胞质出现了严重的固缩及空泡化现象。

由此可见,儿茶素(C)作用的主要位点是______________,推测Yb3+-C具有更强抗菌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

【题目】水稻抛秧育苗时,多数茎和根系平躺在田面。科学家针对此现象开展下列研究。

1)在横放的水稻幼根中,IAA因重力影响使近地侧浓度较高,导致近地侧细胞的生长速度比远地侧__________,根向地弯曲生长。

2)将水稻根分成8组进行局部遮光和切除处理,放入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先将各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

根尖的生长情况

1

黑暗中

垂直生长

2

某处理

负向光倾斜生长

3

遮住根尖以上的部位

负向光倾斜生长

4

遮住根尖

垂直生长

5

完全剥除根冠

6

不完全剥除根冠(残留根冠原始细胞)

约在1天内失去负向光性,新根冠形成后仍负向光生长

7

切除根尖0. 5mm(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

有限的伸长生长,无负向光性

8

切除根尖2mm(即切除根冠、分生区和伸长区)

28组应给予__________,第5组根尖的生长情况为__________,第8组根尖的生长情况为__________。根据上表推测__________是根的感光部位。

3)光对植物生长的调控需要IAA作为中介,用不同光照条件处理水稻幼苗,由下图可知__________

4)用单侧光处理水稻根后,检测根尖4mm向光侧和背光侧IAA含量,结果如下表:

处理

弯曲度

向光侧(ng·g-1·FW

背光侧(ng·g-1·FW

光强(100μmol·m-2·s-1

63

184

498

黑暗

0

418

418

根据上表可知,单侧光照使水稻根IAA__________,引起根的负向光性生长。

5)推测发生负向光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IAA的含量决定了根尖的生长方向,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6)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研究分析秧苗能够扎根直立的原因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