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一)回答下列关于细胞及细胞分裂的问题
观察图中的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B、C 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C 与 A 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
【2】图中 B 细胞膜正在向内凹陷,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该时期细胞中最主要的变化是____。
【3】D 图中 a、b、c 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其中 b 代表____ ,B 图所处时期与 D 图中的____ 对应。
【4】若 A 为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 KNO3 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自动 复原,与此现象相关的细胞器有( )(多选)
A. 内质网 B. 液泡 C. 线粒体 D. 高尔基体
【5】该模型边界(膜外壳)由一种脂质成分构成,该成分可能是____分子。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 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 K+不能进入其中。若你是科学家,将如何改造这个结构,使其能够吸收K+?这样改造的依据是?____。
【答案】
【1】核糖体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染色单体Ⅱ
【4】BC
【5】磷脂在其膜外壳中加入 K+的载体,填充物中加入 ATP 或线粒体,因为 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相应的载体协助,并消耗能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点(都有核糖体,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图像的特点(减I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II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级)和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的数量变化规律(染色体在减I结束减半,减II后期暂时加倍;染色单体在减I时是染色体的两倍和DNA相等,减II后期消失;DNA因间期复制,在减I时为染色体的两倍,减I结束减半,减II结束再减半);主动运输的特点(需载体和能量)。
【1】A为成熟的植物细胞、B为动物减I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C 为细菌,因细菌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故三者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C 与 A 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故为C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图中B处在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膜向内凹陷体现了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D图中I为减I前的间期,II为减I,III为减II前、中期,IV为减II后期,V为末期。 a在减I结束减半,减II后期暂时加倍,故a为染色体;b在减I时是染色体的两倍和DNA数量相等,减II后期消失,故b为染色单体;c在减I时为染色体的两倍,减I结束减半,减II结束再减半,故c为DNA;B 图所处时期是减I后期与D图中的II 对应;
【4】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 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自动复原,因为开始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去水分发生质壁分离,同时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吸收K+和NO3—,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导致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收水分大于失去水分自动复原,故与此现象相关的细胞器有液泡和线粒体;
【5】该模型边界(膜外壳) 类似细胞的膜结构,由一种脂质成分构成,故可能是磷脂分子;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 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 K+不能进入其中,因为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相应的载体协助,并消耗能量,而该模型没有载体,不能提供能量,要使其能够吸收 K+,在其膜外壳中加入K+的载体,填充物中加入ATP或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