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 病毒是一种球形的 RNA 病毒。HIV 最初侵入人体时,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接着少数 HIV 在体内潜伏下来,经过 210 年的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下图甲简单表示 HIV 的化学组成,图乙表示 HIV 感染人体后,体液中 HIV 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 细胞的浓度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小分子 b 是指_____ ②过程所需的酶主要是_____

2)图乙中表示 HIV 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在曲线 ED 段呈上升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曲线中的 BC 段中,效应 T 细胞作用于_____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该细胞裂解死亡。

3)如果 HIV 中决定某一性状的一段 RNA 中含碱基 U=21%C=24%G=30%,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 DNA 含碱基 A 的比例为_____

4)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与 HIV 相同,但其所寄生的细胞与 HIV 不同(主要是下图丙中的 c 细胞),其寄生和破坏的细胞是神经元,患者 c 细胞受破坏后,相关下肢会无反应,原因是_____

【答案】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酶 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 靶细胞 23% 反射弧结构受破坏,兴奋不能传导到效应器

【解析】

分析图甲可知,HIV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则可推断大分子A为蛋白质,大分子BRNA,进而可知小分子a为氨基酸,小分子b为核糖核苷酸;

分析图乙可知,图示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HIV进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随着HIV浓度上升,更多T细胞被破坏,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使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乃至丧失;

分析图丙可知,a为神经节,b为中间神经元,c为传出神经元。

1)分析题图可知,小分子b为核糖核苷酸,过程②所需的酶主要为RNA合成酶;

2)图乙表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HIV进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随着HIV浓度上升,更多T细胞被破坏,数量减少,故HIV浓度变化的曲线是Ⅰ;曲线Ⅱ中ED段上升状态的原因是,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直接作用于靶细胞;

3)由RNA 中含碱基 U=21%C=24%G=30%,可知A=25%,通过逆转录形成的DNA链中,其中一条链T1=25%A1=21%,另一条链中A2=25%,故双链DNA中含碱基A的比例为A=25%+21%/2=23%

4c细胞为传出神经元,c细胞受破坏后,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元受破坏,兴奋不能传导到效应器,使相关下肢无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需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某些物质才能生长。 A 菌株为甲硫氨酸(met-)和生物素(bio-)缺陷型突变体,B 菌株为苏氨酸(thr-)、亮氨酸(leu-)、硫胺素(thi-)缺陷型突变体。用AB 两种菌株进行 4组实验,培养条件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培养基为细菌生长提供水、无机盐、________。乙组培养基出现菌落的频率为 10-7 大肠杆菌单个基因发生突变的几率约为10-7,科学家判断乙组出现菌落不是基因突变 的结果,其理由是________。推测基本培养基出现菌落是由于基因的转移和重组,丁 组实验结果说明这种基因的转移需要两种菌株细胞________

2)科学家用某种药物处理A B 菌株使其停止分裂(但不致死), 混合并培养,过程及 结果如下。

Ⅰ:处理过的 B菌株+未处理的 A菌株→基本培养基上无菌落

Ⅱ:处理过的A 菌株+未处理的 B菌株→基本培养基上有菌落

结果说明两菌株 DNA 转移的方向是________

aAB bAB cAB d.不确定

3)进一步研究发现某些菌株拟核上有一段DNA序列(F 因子),其上有复制原点(oriT)。 细菌混合后,F 因子的一条链由供体菌逐步转移至受体菌,在受体菌中复制后整合到拟核 DNA 上,发生基因重组。留在供体菌中的 F 因子单链通过自我复制恢复双链。若无 F 因子则不能发生 DNA 转移。

①由此推测上述(2)中实验 I 基本培养基无菌落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上述 DNA 转移和复制过程可用下图________表示。

4A 菌株(met-bio-)对链霉素敏感,B 菌株(thr-leu-thi-)具有链霉素抗性。将 A B 菌株混合,在不同时间点搅拌混合菌液,以中断DNA 转移。之后将各时间点中断转移的菌液接种在含如下物质的基本培养基上选择培养,分别记录出现菌落的短混合时间。

培养基

所含物质

最短混合时间

1

链霉素+亮氨酸(leu))+硫胺素(thi

9min

2

链霉素+苏氨酸(thr+硫胺素(thi

11 min

3

链霉素+苏氨酸(thr +亮氨酸(leu

18 min

①培养基中均加入链霉素的目的是________1号培养基出现菌落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在选择培养基上出现菌落所需的短混合时间反映了相关基因与oriT 间的距离。在下图中 oriT右侧画出 A 菌株 thr+ leu+ thi+基因在拟核上的位置。

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