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地理- 选修6:环境保护]?
2020年4月,我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1600米深处首次发现一个约3米长的鲸落(Whale Fall)。鲸落是鲸死后沉入海底,腐化分解的过程。每个鲸落都是一个小型生态循环系统,甚至可能会培养出属于自己生态系统的新物种,构成海底独特的生态圈。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12490个 生物体依靠鲸落生存。鲸鱼只有在特殊的海洋环境中自然死亡才有可能形成鲸落。人类对鲸落的科学研究起于1987年,迄今为止,仅美、日、法、俄、中等少数国家发现了不到50个自然鲸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的加剧,鲸鱼数量急剧减少,鲸落数量可能只有以前的不足六分之一,这对海底生态群落影响极大。
分析当前人类发现的自然鲸落数量稀少的原因,说明自然鲸落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鲸落是一种偶发的自然现象,其发现有很大的偶然性;海域面积广,受到深海探测技术的限制,人类对海底的探索非常有限;受全球气候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鲸类被捕杀或搁浅死亡导致数量急剧减少,鲸落变得稀少。(任答2点即可)鲸落对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非常重要,鲸落的减少会直接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失去养料;鲸落减少导致海底(底栖)生物的生存环境减少;鲸落减少导致海洋上层有机物向海洋中下层的运输减少;鲸落减少导致一些海洋生物物种的灭绝(减少新物种产生),打破海洋的生态平衡。(任答3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鲸落数量稀少的原因及自然鲸落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点。
“鲸鱼只有在特殊的海洋环境中自然死亡才有可能形成鲸落”,因此鲸落是一种偶发的自然现象,其发现有很大的偶然性;人类对鲸落的科学研究起于1987年,海域面积广,受到深海探测技术的限制,人类对海底的探索非常有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的加剧,鲸鱼数量急剧减少”,鲸落变得稀少,导致人类发现的自然鲸落数量稀少。
“每个鲸落都是一个小型生态循环系统,甚至可能会培养出属于自己生态系统的新物种,构成海底独特的生态圈。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依靠鲸落生存”, 说明鲸落对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非常重要,“鲸落是鲸死后沉入海底,腐化分解的过程”,如果自然鲸落减少,会直接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失去养料;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依靠鲸落生存,鲸落减少导致海底(底栖)生物的生存环境减少;鲸落减少,鲸遗体减少,会导致海洋上层有机物向海洋中下层的运输减少;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依靠鲸落生存,鲸落减少导致一些海洋生物物种的灭绝,减少新物种产生,打破海洋的生态平衡。
【题目】某种自花传粉的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粉花和白花。当A基因存在时,植株花细胞中含有的白色前体物质能够转化为粉色色素,当B基因存在时,细胞能进一步将粉色色素转化为紫色色素。无色素存在时,植株表现为白花。下表为某探究小组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亲本 |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 ||
紫花 | 粉花 | 白花 | ||
甲 | 紫花×紫花 | 9/16 | 3/16 | 4/16 |
乙 | 紫花×白花 | 3/4 | 1/4 | 0 |
丙 | 粉花×粉花 | 0 | 3/4 | 1/4 |
?
(1)乙组紫花和白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让乙组的F1中的所有紫花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中粉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
(3)某实验田现有一株未知基因型的白花植株及纯合紫花植株、纯合粉花植株及纯合白花植株。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判断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假设一次杂交的后代数量足够多)。
实验思路:利用该白花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__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②若杂交后代既有紫花植株又有粉花植株,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③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