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为人的缩手反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当接受外界刺激时,兴奋在该结构中的传输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兴奋在突触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针刺手指后会产生缩手反射,但化验取指血时,针刺手指时并未缩回,这一现象说明在反射过程中,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图乙所示为某段神经纤维模式图。受到适宜的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刺激使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Na+大量涌入细胞,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_________________,使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4)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答案】反射弧 EABCD 只有突触前膜能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调控 局部电流 A

【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1)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当接受刺激时,兴奋在该结构中的传导只能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途径是:EABCD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兴奋在突触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只有突触前膜能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而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控制作用,化验取指血时,针刺手指时并未缩回可以说明这一点。

3)受到适宜的刺激后,刺激会使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Na+大量涌入细胞,在受刺激部位电位变成内正外负,未受刺激部位电位仍为内负外正,故受刺激部位和未受刺激部位之间会形成局部电流,使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4)神经细胞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由于K+外流所致,所以添加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剂)后,对动作电位有影响,对静息电位没有影响;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二甲双胍(Met)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降血糖药物,近年来发现它还可降低肿瘤发生的风险。

(1)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癌细胞表面___________,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2)为探究Met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Met的培养液培养肝癌细胞,结果如图1,该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由此推测Met可将肝癌细胞的增殖阻滞在________期。

(3)为进一步研究Met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用含1mmol/L Met的培养液培养肝癌细胞12h后,结果发现呼吸链复合物Ⅰ的活性下降。

① 呼吸链复合物Ⅰ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由实验结果推测Met通过减少_________供应,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② 另一方面, Met会使AMPK磷酸化而被激活,激活的AMPK(P-AMPK)可通过图3所示的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分裂相关蛋白的合

成,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测定各组肝癌细胞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电泳结果如图4。由于细胞中β-Actin蛋白的表达量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中可作为标准对照,以排除细胞取样量、检测方法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合图3、4,请在图中a______、b_______处填写“促进”或“抑制”,以解释P-AMPK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

【题目】对下列生物学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1)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

1)本活动运用了__________技术。c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_____(填“15N15NDNA14N14NDNA”或“14N15NDNA14N14NDNA”或“14N15NDNA15N15NDNA”),实验结果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

2)在研究人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体积和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观测到在0.4%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变大,数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基于上述实验现象,怎样才能用红细胞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细胞膜?_____

3)在细胞分裂间期,线粒体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线粒体分裂增殖形成。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自身不能合成胆碱)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线粒体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1

2

3

4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2.0

1.0

0.5

0.25

实验中采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目的是_____

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_____

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_____(在Ⅰ、Ⅱ、Ⅲ中选择)。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