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其除草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EPSPS酶的合成,最终导致植物死亡.但是,它的使用有时也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已发现可以从一种抗草甘膦的大肠杆菌突变株中分离出EPSPS基因,若将该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内,从而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就能耐受高浓度的草甘膦.取6株植物,其中,植物A和D对草甘膦敏感,B和E对草甘膦天然具有抗性,C和F则经过了转基因处理,但是否成功还未知.表为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如图为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及其具有的限制酶切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MspIBamHIMb0ISmsI
酶切位点C.CGG
GGC.C
G.GATCC
CCTAG.G
G.ATC
CTAG
CCC.GGG
GGG.CCC
(1)若A-C浇清水,D-F浇的水中含有草甘膦,上述植物中,肯定能健康成长的是ABCE.
(2)若要从大肠杆菌中筛选出含EPSPS基因的突变菌株甲,在大肠杆菌培养基中还必须加入草甘膦.
(3)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具备复制原点、启动子和终止子外,还应包括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
(4)若需利用酶切法获得目的基因,最应选择的限制酶是MspⅠ和SmaⅠ.
(5)假设EPSPS基因已被成功转移到植物F中,但植物F仍没有表现出抗性,分析可能的原因目的基因没有成功表达或表达的产物失活.

分析 分析表格:表中是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其中BamHⅠ的识别序列也能被MboⅠ识别和切割.
分析图2:用BamHⅠ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用MboⅠ切割也会破坏目的基因,因此要用酶切法获得目的基因,最应选择的限制酶是MspⅠ和SmaⅠ.

解答 解:(1)植物A和D对草甘膦敏感,B和E对草甘膦天然具有抗性,C和F则经过了转基因处理,所以A-C浇清水,都能健康成长;F虽经过了转基因处理,但是否成功还未知,所以D-F浇的水中含有草甘膦,D肯定不能健康成长,E肯定能健康成长,F未知.因此,肯定能健康成长的是ABCE.
(2)要从大肠杆菌中筛选出含EPSPS基因的突变菌株,则必须要用含草甘膦的选择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3)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
(4)用BamHⅠ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用MboⅠ切割也会破坏目的基因,因此要用酶切法获得目的基因,最应选择的限制酶是MspⅠ和SmaⅠ,这样既可获得目的基因,也可以防止目的基因与运载体反向链接.
(5)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若EPSPS基因已被成功转移到植物F中,但植物F仍没有表现出抗性,可能的原因目的基因没有成功表达或表达的产物失活.
故答案为:
(1)ABCE     
(2)草甘膦   
(3)标记基因  目的基因   
(4)MspⅠSmaⅠ
(5)目的基因没有成功表达或表达的产物失活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问题,能结合图中和表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Ⅰ)如图表示一个小麦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a为叶绿体,b为线粒体,c为细胞质基质,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其中D和K为O2;G和I为CO2.请回答:
(1)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或类囊体膜或基粒).
(2)物质F的名称为五碳化合物(C5),物质H的名称为丙酮酸(C3H4O3).
(3)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小麦植株,若突然停止光照,叶肉细胞中物质E的含量升高(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Ⅱ)某实验小组探究了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请回答:
目的: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原理:①不同浓度的NaHCO3分解后生成的CO2的量是不相等;
②间隙气体被抽掉的叶片会沉入水底,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叶片吸收CO2同时释放出O2,下沉叶片上浮.根据在相同的时间内上浮的叶片数,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材料:抽取间隙气体的40片相同小圆形叶片、蒸馏水、质量浓度分别为1%、1.5%、2%的NaHCO3溶液、量筒、烧杯、光合作用实验箱、40W灯泡、30W灯泡等
步骤与结果:
组别NaHCO3浓度小圆形叶片数量灯泡瓦数灯泡与装置距离5分钟叶片上浮数量
蒸馏水30mL10片40W30cm
1%NaHCO330mL10片30W30cm
1.5%NaHCO330mL10片40W30cm
2%NaHCO330mL10片40W30cm
(1)该实验有一处错误,请纠正:②组中灯泡由30W改为40W;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HCO3溶液浓度(C02浓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