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和食物条件,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重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

(4)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第6年植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有关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各部分有机物中的含碳量,单位kg/(hm2a)。若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折合为葡萄糖进行计算,已知1kg葡萄糖储存的能量为1.6×104kJ,该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00hm2,则第6年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

【答案】 次生演替 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栖息空间 标志重捕法 2.48×1010kJ 15%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以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考生可根据题意,梳理和回忆相关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在这样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由此可判断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依据是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鼠的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所以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假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记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m,则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被重捕获的机会减少,即m减少,则测得的N比实际结果大。

(4)第6年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中的含碳量为6200kg/(hm2a),若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折合为葡萄糖,则转化为葡萄糖的量为6200×(180÷72) =15500kg。已知1kg葡萄糖储存的能量为1.6×104kJ,该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00hm2,则第6年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5500×1.6×104×100=2.48×1010kJ;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植食动物同化量/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100%=930/6200×100%=1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