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AB段上升是因为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C.BC段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血液中缓冲物质的作用
D.BC段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造血功能减弱使红细胞数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使乳酸含量增加;BC段下降是由于乳酸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转化为其他物质。
A、AB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所致,A错误;
B、AB段上升是由于此段时间内人体的无氧呼吸加强所致,而不是只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
CD、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能运输更多的氧气,C正确,D错误。
故选C。
【题目】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 红粒管 | 白粒管 | 对照管 | |
① | 加样 | 0.5mL提取液 | 0.5mL提取液 | C |
② | 加缓冲液(mL) | 1 | 1 | 1 |
③ | 加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④ |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 |||
显色结果 | +++ | + | +++++ |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Ⅱ实验中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__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
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