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由甲、乙、丙3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神经元兴奋时,乙、丙神经元同时兴奋
B.乙酰胆碱和5-羟色氨酸都与突触后膜相同的受体结合
C.若神经性蛇毒与乙酰胆碱受体发生不可逆的结合,则对乙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D.若用某种药物抑制乙神经元上的Ca2+通道,则甲、丙两个神经元都无膜电位变化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传递的方向是甲→乙,因此甲神经元兴奋时,乙能兴奋;但乙神经元兴奋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故丙神经元不兴奋,A错误;乙酰胆碱和5一羟色氨酸属于不同的神经递质,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同,B错误;神经性蛇毒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乙神经元产生兴奋,C错误;若用某种药物抑制乙神经元上的Ca2+通道,则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也受到抑制,因此甲、乙神经元都不能产生兴奋,从而使丙也不能产生兴奋,即甲和丙无电位变化,D正确.
【题目】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某块玉米.大豆间种试验田的基本成分和能量(单位:×107kJ)流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种类 | 基本成分 |
植物 | 玉米、大豆、杂草 |
动物 | 人、畜禽、灰鹤、蜗牛、玉米螟等 |
微生物 | 多种细菌和真菌 |
(1)玉米和大豆间种有利于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 结构的复杂性.与单种相比,间种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2)大豆与其根部的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与大豆间种能够使玉米长势更好的主要原因 .
(3)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请写出一种对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方法: .
(4)第二营养级能够从该生态系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l07kJ.
(5)无论是单种还是间种,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栽种密度过低导致产量较低的原因是 ,而栽种密度过高也会导致产量偏低的原因是 ,所以需要合理密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