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有关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 | 实验材料全是原核生物 | ||
C. | 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D. | 涉及的实验设计思路基本相同 |
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A、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
B、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材料是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材料是噬菌体和细菌,其中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噬菌体是病毒,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
C、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
D、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基本相同,即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生物体内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能源、直接能源、和最终能源分别是( )
A. | 糖类、ATP、光能 | B. | ATP、糖类、蛋白质 | ||
C. | 糖类、ATP、脂肪 | D. | 脂肪、糖类、蛋白质 |
15.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 | |
B. | 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 |
C. | 真核细胞的外层核膜上有大量核糖体 | |
D. | ③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间期消失,末期重建 |
12.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 |
B. |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是tRNA,含有5种碱基 | |
C. | 威尔穆特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出多利羊,证明了高等动物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 |
D. |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8.盐池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液泡膜上的该载体蛋白对Na+运输具有专一性 | |
B. | 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 |
C. |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 |
D. |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
15.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分子中有可能不含肽键 | |
B. | 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 |
C. | 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 |
D. | 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
10.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和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 |
B. | 图中仅有B细胞含有合成抗体的基因 | |
C. | 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 | |
D. | 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