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曲线Ⅰ、Ⅱ、Ⅲ为降雨后第2、8、15天测得的某株桑树桑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桑叶没有出现“午休”现象的是曲线_______;若这三天测量时光照强度及日变化相同,则第2、8、15天桑叶光合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由此可见,生产上可以采用_______的方法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
(2)曲线Ⅲ中,影响AB段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BC段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在A点时,桑叶的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
【答案】Ⅰ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适时灌溉 光照强度 气温升高,部分气孔关闭,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暗反应速率降低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解析】
由题意“曲线Ⅰ、Ⅱ、Ⅲ依次为降雨后第2、8、15天测得的某株桑树桑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可知,曲线Ⅰ、Ⅱ、Ⅲ对应的土壤含水量依次递减。曲线Ⅱ、Ⅲ呈现出双峰值,其原因是土壤本身含水量较少,加之蒸腾失水过多,造成部分气孔关闭,吸收的CO2减少,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减弱,致使出现“午休”现象;曲线Ⅰ没有出现“午休”现象,与其土壤本身含水量较多密不可分。
(1) 依题意并分析曲线图可知:曲线Ⅰ、Ⅱ、Ⅲ依次为降雨后第2、8、15天测得的数据,三者对应的土壤含水量依次递减,曲线Ⅰ有一个峰值,而曲线Ⅱ与Ⅲ有两个峰值,据此可推知:桑叶没有出现“午休”现象的是曲线Ⅰ,其原因是土壤水分较充足。若这三天测量时光照强度及日变化相同,则第2、8、15天桑叶光合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由此可见,生产上可以采用适时灌溉的方法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
(2) 曲线Ⅲ中,在AB段对应于6~9h,在此时段内,光照强度逐渐增强,说明影响AB段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BC段对应的时段约为9~12h,在此时段内,光照强度继续增强,气温也逐渐升高,导致桑树蒸腾失水增多,部分气孔关闭,吸收的CO2减少,暗反应速率降低,光合速率下降。在A点时,桑叶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都能进行,因此桑叶的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题目】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完全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完全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切割产物(bp) | b酶再次切割产物(bp) |
2100;1400;1000;500 | 1900;200;800;600;1000;500 |
A. 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不相同
B. 该DNA分子中a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有3个
C. 仅用b酶切割该DNA分子至少可得到三种DNA片段
D. 限制酶a和b切出的DNA片段能相互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