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野生型小鼠体型正常(由A基因控制),突变型小鼠表现为侏儒(由a基因控制),Aa为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研究者将纯合野生型雄性小鼠与突变型雌性小鼠进行交配,F1小鼠均表现为野生型,F1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得F2。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理论分析,F2小鼠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F2小鼠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11。研究发现,F2杂合小鼠染色体组成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在配子形成时来自某亲本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需要打上表达的“印迹”才能表达。据图推测,小鼠表现型是由__________(“父方”或“母方”)染色体上的基因被打上表达的“印迹”所决定。

3)由亲代经F1繁殖获得F2的过程中,已被打上的表达“印迹”__________(“能”或“不能”)被“擦除”,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雌雄小鼠中均有AAAaaa基因型个体30只、60只和10只,让这群小鼠随机交配,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野生型 :突变型=31(或者 正常体型:侏儒=31 父方 F2代中突变型(侏儒)的杂合小鼠,其A基因来自亲本的雄性个体,如不能被擦除,应表现野生型(正常体型) 野生型:突变型 = 3 2(或者 正常体型:侏儒=32

【解析】

分析题干:野生型对于突变型为显性,纯合的野生型基因型为AA,突变型基因型为aa。图中相同的基因型表现型不同,当A基因来源于父方染色体时,变现为正常鼠,当A基因来自于母方染色体,表现为侏儒鼠,据此答题。

1)合野生型雄性小鼠(AA)与突变型雌性小鼠(aa)进行交配,后代F1小鼠的基因型是Aa,理论上F1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后代为A_aa=3:1,即野生型 :突变型=31

2)实际结果中F2小鼠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11,从图中可以看出,父方染色体上的A基因表达,母方染色体上的A进未表达,由此可知,小鼠表现型是由父方染色体上的基因被打上表达的印迹所决定。

3)根据子一代的雌雄个体中A基因均来自父方,但子一代在产生雌配子A时,与雄配子的a结合得到的子二代为侏儒鼠,说明这里的A基因表达,因此印记能被擦除,如果不被擦除F2代中突变型(侏儒)的杂合小鼠应表现为正常体型。

4)依据题干信息,雌雄性小鼠中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3/5A2/5a,雌雄随机交配后代为9/25AA(正常鼠)、6/25Aa(正常鼠)、6/25Aa(侏儒鼠)、4/25aa(侏儒鼠),因此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体型:侏儒=3: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Ⅰ、Ⅱ1、Ⅱ2区段(如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Ⅰ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Ⅱ1区段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Ⅱ2区段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兔的种群中Ⅱ2区段是否有等位基因:__________(填“是”或“否”),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能发生基因重组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先同学们认为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区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甲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

乙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

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后肢长度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的位置,同学们准备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丙组:F1×亲代雄;丁组:F1×亲代雌,以确定基因位于Ⅰ区段还是位于________________

【题目】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Spike protein,刺突蛋白)可与宿主细胞的病毒受体结合,是决定病毒入侵易感细胞的关键蛋白。

1)以S蛋白作为______ 可制备单克隆抗体生产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杂交瘤细胞,该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材料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仪,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累积(以Ct值表示)来确定样本中是否有病毒核酸。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科学家先将病毒RNA逆转录,再将得到的cDNA进行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得到了大量DNA片段(如图所示)。

2)在上述技术中,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3)科学家已测出新冠病毒的核酸序列,据图分析,Ⅰ、Ⅱ过程需要根据病毒的核苷酸序列设计 __________。过程Ⅱ中以cDNA为模板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步循环扩增得到多个DNA片段,____次复制后就能获得两条链等长的DNA序列

4)采集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咽部细胞样本提取核酸进行上述PCR过程,每一个扩增出来的DNA序列,都可与预先加入的一段荧光标记探针结合,产生荧光信号,扩增出来的靶基因越多,观察到的 Ct值就越 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