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天津卷) 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虎克(R.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
B. 坎农(W.B.Cannon)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
C. 摩尔根(T.H.M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 韦尔穆特(I.Wilmut)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C
解析:
虎克只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本栓组织,发现“细胞”,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坎农提出了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但不是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提出的,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是众多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摩尔根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韦尔穆特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只能说明哺乳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不能说明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所以C正确
(2013天津卷)8.(16分)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联合体。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提供糖类等有机物。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菌根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组别 | 光合作用速率 (μmol CO2·m-2·s-1) | 气孔导度· (mmol·m-2·s-1) | 细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 叶绿素相对含量 | |
25℃ | 有菌根 | 8.8 | 62 | 50 | 39 |
无菌根 | 6.5 | 62 | 120 | 33 | |
15℃ | 有菌根 | 6.4 | 58 | 78 | 31 |
无菌根 | 3.8 | 42 | 157 | 28 | |
5℃ | 有菌根 | 4.0 | 44 | 80 | 26 |
无菌根 | 1.4 | 17 | 242 | 23 |
·气孔导度是描述气孔开放程度的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菌根真菌与玉米的种间关系是 。
(2)2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 。
(3)1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光合作用速率高,据表分析,其原因有① ,促进了光反应;② , 促进了暗反应。
(4)实验结果表明:菌根能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在 条件下提高比例最大。
(5)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试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试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
①图中种群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 值。
②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 。接种菌根真菌后,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原因是 。
(2013天津卷)8.(16分)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联合体。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提供糖类等有机物。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菌根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组别 | 光合作用速率 (μmol CO2·m-2·s-1) | 气孔导度· (mmol·m-2·s-1) | 细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 叶绿素相对含量 | |
25℃ | 有菌根 | 8.8 | 62 | 50 | 39 |
无菌根 | 6.5 | 62 | 120 | 33 | |
15℃ | 有菌根 | 6.4 | 58 | 78 | 31 |
无菌根 | 3.8 | 42 | 157 | 28 | |
5℃ | 有菌根 | 4.0 | 44 | 80 | 26 |
无菌根 | 1.4 | 17 | 242 | 23 |
·气孔导度是描述气孔开放程度的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菌根真菌与玉米的种间关系是 。
(2)2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 。
(3)1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光合作用速率高,据表分析,其原因有① ,促进了光反应;② , 促进了暗反应。
(4)实验结果表明:菌根能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在 条件下提高比例最大。
(5)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试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试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
①图中种群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 值。
②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 。接种菌根真菌后,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