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5是___________,它与____(填标号)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2)图中4是______,两条链的碱基之间通过_____相连接。
(3)构成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________平行的,在空间上呈双螺旋结构。
(4)活细胞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复制过程中需要______、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答案】脱氧核糖 ⑥ 鸟嘌呤(或者G) 氢键 反向 半保留复制 模板
【解析】
1.DNA的化学结构:
①DNA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元素是C、H、O、N、P等。
②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一个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
③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
DNA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腺嘌呤(A)脱氧核苷酸;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胞嘧啶(C)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都是一样的,所不相同的是四种含氮碱基:A、T、G、C。
2.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分析题图:图示为DNA分子片段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胸腺嘧啶T、②是胞嘧啶C、③是腺嘌呤A、④鸟嘌呤G、⑤是脱氧核糖、⑥是磷酸。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⑤是脱氧核糖,它与⑥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与C配对的碱基④是C(或“胞嘧啶”),它们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接。
(3)构成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反向平行的,在空间上呈双螺旋结构。
(4)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复制过程中需要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作为模板、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以及能量。
【题目】为了解不同害虫防治策略对梨园土壤线虫的影响,科研人员将某梨园划分为三个区进行一年的实验研究。实验处理如下:
常规区:频繁化学防治,喷施化学杀虫药剂9次;
实验1区:农药减施防治,喷施化学杀虫药剂4次;
实验2区:植物源药物减施防治,喷施药剂4次。
(1)为调查土壤线虫数量以及种类,科研人员在梨园中__________选择若干取样点,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
(2)三个区线虫数量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又根据线虫的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将土壤线虫划分为4个营养类群,再根据调查得到的线虫种类,计算得到各营养类群的相对丰度如下表。
相对丰度 营养类群 | 0~20 cm | >20 cm | ||||
常规区 | 实验1区 | 实验2区 | 常规区 | 实验1区 | 实验2区 | |
食细菌线虫 | 79.92 | 80.05 | 79.71 | 77.45 | 60.94 | 66.39 |
食真菌线虫 | 6.54 | 6.33 | 7.45 | 2.69 | 2.56 | 2.59 |
杂食-捕食线虫 | 5.77 | 5.68 | 5.52 | 4.45 | 4.42 | 4.20 |
植物寄生线虫 | 7.77 | 7.94 | 7.32 | 15.41 | 32.08 | 26.82 |
①梨园中的细菌、真菌、线虫和植物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各种线虫在土壤中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②在0~20 cm土层,各营养类群线虫相对丰度在3个区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20 cm土层,实验区__________,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
③土壤线虫食性多样化,使土壤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这对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在农药胁迫较重的土壤浅层,土壤线虫各营养类群均受到影响,导致不同处理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壤线虫__________上,而在农药胁迫相对较轻的土壤深层,由于__________线虫可能对农药更敏感,导致不同处理间差异主要体现线虫的相对丰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