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表是对某湖泊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F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分析回答:(单位:102kJ/m2/年)
Pg | Pn | R | |
A | 15.9 | 2.8 | 13.1 |
B | 870.7 | 369.4 | 501.3 |
C | 1.9 | 0.8 | 1.1 |
D | 79.2 | 28.9 | 50.3 |
E | 94.7 | 33.0 | 61.7 |
F | 211.5 | 20.1 | 191.4 |
(1)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除右表所示的A、B、C、D、E、F外,还应包括 。
(2)根据右表数量分析,同一生物的“Pg、Pn和R”之间的关系是 。
(3)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界的能量可以通过表中
(填营养级序号)的生理活动后,进入生物界。
(4)如果D作为该湖泊中的经济鱼类,生产上既要获得最大捕捞量,又不破坏其种群稳定,通常将捕捞量控制在D的环境负荷量一半的水平上,原因是 。
(5)调查表明,我国相当部分湖泊生态系统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和含 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的 能力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化的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因素主要是 。
(1)表中反映的是生产者B,A、C、D、E为消费者,F是分解者,构成生态系统还应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2)表中所有的数量关系都能反映Pg=Pn+R。(3)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界的能量可通过生产者经光合作用固定下来而进入生物群落中,本题中生产者是B。(4)依据种群增长曲线,在1/2K值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因此捕捞量控制在D的环境负荷量一半的水平上,既可获得最大捕捞量,又不破坏其种群稳定。(5)水体富营养化的实质是N、P的排放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动净化能力,引起藻类滋生,导致水体溶氧量减少,同时还可以产生大量有毒物质,使鱼类大量死亡。
(1)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2)Pg=Pn+R (3)B (4)此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5)P 自净 水中溶解氧降低,同时有毒物质的释放
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单位为102KJ/(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Pg | Pn | R | |
A | 15.9 | 2.8 | 13.1 |
B | 870.7 | 369.4 | 501.3 |
C | 0.9 | 0.3 | 0.6 |
D | 141.0 | 61.9 | 79.1 |
E | 211.5 | 20.1 | 191.4 |
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单位为102KJ/(m2·a)。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Pg |
Pn |
R |
A |
15.9 |
2.8 |
13.1 |
B |
870.7 |
369.4[来 |
501.3 |
C |
0.9 |
0.3 |
0.6 |
D |
141.0 |
61.9 |
79.1 |
E |
211.5[ |
20.1 |
191.4 |
A.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即B的Pg
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B→E→D→A→C
C.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5.7%
D.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被生物的呼吸所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