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l℃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C.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答案】C

【解析】

首先阅读题干是以实验为载体考查CO2浓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然后解读题图曲线,两组实验走势的不同与成因,最后根据选项描述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A、有氧呼吸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无氧呼吸不吸氧只释放二氧化碳,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分析题图曲线知,第20天,处理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只进行有氧呼吸,对照组大于1,存在无氧呼吸,对照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B正确。

C、分析题图曲线知,第40天,对照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2,设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x,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则有关系式(6x+2y)÷6x=2,解得xy=13,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错误。

D、分析题图曲线知,储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D正确。

故应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噬菌体是一类细菌依赖性的病毒.自然界中有细菌分布的地方,都可发现其特异性的噬菌体存在。噬菌体能独立存活,但不能生长.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繁殖的噬菌体为烈性噬菌体。1915年,弗德里克特沃特在一项试验中注意到,一些细菌菌落变得比较透明。这样的菌落做进一步培养时不再复制,即细菌被杀死.这种透明区域称为噬菌斑(如图)。

1)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实验,分别用32P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

大肠杆菌的体积大小通常在0.5×13μm.为分离培养仅获得某烈性噬菌体,实验操作如下:

2)上述步骤为什么要使用污水?___。步骤B的目的是_____。为什么步骤C的滤器孔径明显小于大肠杆菌的体积?__

3)检查滤液中是否有噬菌体存在,可选择_____作为观测指标。写出操作简要步骤:_____

该噬菌体在37℃下大约只需四十分就可以产生100300个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后,又去侵染邻近的细菌细胞,产生子二代噬菌体。一个噬菌体产生一个噬菌斑。

4)要纯化噬菌体,可从_____(取材来源)获取后培养之。较高浓度噬菌体培养液与大肠杆菌悬液混合培养的固体培养基上,发现既没有大肠杆菌菌落又没有噬菌斑,可能的原因是: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