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中①②③表示的是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中

B.中也含有与A类似的结构

C.细胞中没有就不能产生,而没有时,细胞仍能合成

D.通过可逆的生化反应,细胞中的含量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示:①是叶绿素,含镁元素;②是转运RNA含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③是ATP,图示A中有腺嘌呤、核糖和磷酸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A是叶绿素,只存于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而叶绿体分布于叶肉细胞和幼茎表皮细胞,转运RNAATP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A错误;

B是转运RNA含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TP,图示A中有腺嘌呤、核糖和磷酸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单体,B正确;

C、细胞中没有叶绿素,不进行光反应,但仍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C错误;

DATP在细胞内的含量不多,但ATPADP能快速转化,所以细胞中的含量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ATPADP快速转化反应不是可逆反应,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Ⅰ、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某一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如图甲。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可得出弯曲度(α)与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生长素可由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从图乙可知,含两个不同生长素浓度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3)将含有某一浓度生长素溶液浸没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为α1,从图乙中可査到与α1对应的有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该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一琼脂块浸没在其中,再将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为α2。比较α2与α1的大小,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若α1>α2,则该溶液是_________(填低浓度(A)或高浓度(B)

Ⅱ、脱落酸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有人试图在棉田中喷洒一定量脱落酸以除去叶片便于机械采摘棉花,但效果不明显,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原因。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生长状态相同的棉花平均分成三组,分别做如图处理,其中甲组保留顶芽,乙丙两组则去除顶芽。

4)丙组中X处应进行的处理是放置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甲乙丙三组叶片脱落的先后情况:若__________组叶片先于________组脱落,表明生长素对脱落酸有抑制作用;若三组叶片_______________,表明生长素对脱落酸无抑制作用。

【题目】噬菌体是一类细菌依赖性的病毒.自然界中有细菌分布的地方,都可发现其特异性的噬菌体存在。噬菌体能独立存活,但不能生长.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繁殖的噬菌体为烈性噬菌体。1915年,弗德里克特沃特在一项试验中注意到,一些细菌菌落变得比较透明。这样的菌落做进一步培养时不再复制,即细菌被杀死.这种透明区域称为噬菌斑(如图)。

1)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实验,分别用32P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

大肠杆菌的体积大小通常在0.5×13μm.为分离培养仅获得某烈性噬菌体,实验操作如下:

2)上述步骤为什么要使用污水?___。步骤B的目的是_____。为什么步骤C的滤器孔径明显小于大肠杆菌的体积?__

3)检查滤液中是否有噬菌体存在,可选择_____作为观测指标。写出操作简要步骤:_____

该噬菌体在37℃下大约只需四十分就可以产生100300个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后,又去侵染邻近的细菌细胞,产生子二代噬菌体。一个噬菌体产生一个噬菌斑。

4)要纯化噬菌体,可从_____(取材来源)获取后培养之。较高浓度噬菌体培养液与大肠杆菌悬液混合培养的固体培养基上,发现既没有大肠杆菌菌落又没有噬菌斑,可能的原因是: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