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农作物的籽粒成熟后大部分掉落的特性称为落粒性,落粒性给小麦收获带来较大的困难。科研人员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落粒性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做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F2代不落粒小麦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2)杂合不落粒小麦自交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____________(填“是”或“否”,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植株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G和g控制。经X射线照射的纯种有芒小麦与无芒小麦杂交,F1出现极少数无芒。为确定无芒的出现是由于G基因突变还是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可行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该无芒植株与纯合有芒植株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B.用该无芒植株与杂合有芒植株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C.选择该无芒植株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对染色体观察分析
D.提取该无芒植株的DNA,根据PCR(DNA体外复制技术)能否扩增出g基因进行判断
【答案】非同源 F1自交后代落粒:不落粒=9:7,为9:3:3:1的变形,说明该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7 否 假设该性状由基因A、a和B、b表示,根据自交结果说明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落粒,其他均表现为不落粒。不落粒的基因型为Abb、aaB_、aabb,则杂合不落粒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自交后都表现为不落粒 C
【解析】
据题意和图解可知,落粒与不落粒杂交后代全为落粒,则落粒为显性,F1代自交,F2代落粒∶不落粒=9∶7,为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该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设该性状由基因A、a和B、b表示,根据自交结果说明当A、B同时存在时表现落粒,其他均表现不落粒。
(1)根据题意和图解可知,落粒与不落粒杂交后代全为落粒,则落粒为显性,F1自交后代落粒∶不落粒=9∶7,为9∶3∶3∶1的变形,说明该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假设该性状由基因A、a和B、b表示,根据自交结果说明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落粒,其他均表现为不落粒,F2不落粒植株中纯合子比例为。
(2)假设该性状由基因A、a和B、b表示,根据自交结果说明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落粒,其他均表现为不落粒,不落粒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则杂合不落粒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自交后代都表现为不落粒,不发生性状分离。
(3)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无芒的出现可能是由于G基因突变产生的,也可能是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基因型分别是gg和g0。
A、若用该无芒与纯合有芒杂交,无论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后代都是有芒,无法判断,A错误;
B、若用该无芒与杂合有芒植株杂交,无论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后代都是有芒∶无芒=1∶1,无法判断,B错误;
C、因为染色体变异可直接观察,所以选择该无芒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对染色体观察,可以通过染色体是否缺失进行判断,C正确;
D、两种假设情况下的无芒植株都含有g基因,无法判断,D错误。
故选C。
【题目】1941年鲁宾和卡门用小球藻做了三组实验,每一组提供给小球藻的水和碳酸氢盐中都含有比例不等的18O,分析每组产生的氧气中18O比例,结果如下:
水中18O比例 | 碳酸氢盐中的18O的比例 | 产生的氧气中的18O比例 | |
实验1 | 0.85%” | 0.61% | 0.86% |
实验2 | 0.20% | 0.40% | 0.20% |
实验3 | 0.20% | 0.57% | 0.20% |
对(1)该实验中碳酸氢盐的作用是为小球藻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下列实验中也运用了该项技术的有__________。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B.促胰液素的发现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D.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4)如图是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若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则其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若C代表细胞质基质,则D代表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图中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
【题目】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主要由胃肠内的细胞分泌的激素。GLP-1具有促进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作用,并作用于下丘脑产生短暂的饱胀感,其在血浆中能被一种蛋白酶水解。索马鲁肽为GLP-1类似物,是新一代降血糖药物,疗效优于原有的一些药物如甘精胰岛素。患者每周注射1次,每周可任意时间注射,但两次注射间隔应超过两天。索马鲁肽上市前的部分临床实验内容及结果如下表:
治疗方式 | 索马鲁肽0.5mg | 索马鲁肽lmg | 甘精胰岛素20IU/日 |
起始平均HbAlc(%) | 8.13 | 8.25 | 8.13 |
治疗后HbA1c平均变化量(%) | -1.16 | -1.48 | -0.89 |
起始平均体重(kg) | 93.73 | 94.00 | 92.61 |
治疗后体重平均变化量(kg) | -3.15 | -4.66 | 0.94 |
说明:①HbA1c是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正常值为4%~6%.②IU是药物的国际单位。
(1)人体内能分泌GLP-1的是胃肠中的______细胞,索马鲁肽与GLP-1的作用效果相同,说明这种药可被GLP-1靶细胞的______识别并产生相同的效应,且作用的时间比GLP-1持久,原因是______。索马鲁肽促进胰岛素合成的根本原因是通过调控胰岛β细胞的______(生理过程)实现的。
(2)索马鲁肽能有效降低血糖浓度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相比甘精胰岛素能有效的控制用药后体重增加,原因是______。
(3)表格所示的临床实验,目的是在研究索马鲁肽的______。
(4)使用索马鲁肽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控制正常。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若使用索马鲁肽间隔时间小于2天,请在坐标系中用曲线预测该病人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以及血糖浓度最可能的变化趋势。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