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下列表示甲、乙两条多肽链,请据图一回答:

(1)甲多肽链中的A表示氨基,B 表示肽键,C表示羧基.
(2)乙多肽链由4个氨基酸分子组成,它含有3个肽键属于四肽肽化合物.
(3)经比较发现甲、乙两条多肽链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完全相同,能说明甲、乙是同一种物质吗?不是;原因是:它们排列顺序不同,因此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分析 1、分析题图:甲图中A是氨基、B是肽键、C是羧基.该化合物是由4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的2个肽键的四肽化合物
2、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 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数目x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解答 解:(1)甲多肽链中的A(-NH2)是氨基、B(-CO-NH-)是肽键、C(-COOH)是羧基.
(2)乙多肽链由4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3个肽键的四肽化合物.
(3)虽然甲、乙两条多肽链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完全相同,但是它们排列顺序不同,因此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故答案为:
(1)氨基  肽键   羧基
(2)4   3   四肽
(3)不是   它们排列顺序不同,因此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点评 本题结合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考查蛋白质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及相关计算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识记脱水缩合的概念、掌握氨基酸的通式、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相关计算的公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根据材料作答:
(1)科学家在黑暗时把叶绿体墓粒放在pH=4的溶液中,让基粒类囊体膜腔的pH值下降至然后将基粒移入pH=8并含有ADP和Pi的缓冲溶液中(如图).一段时间后,有ATP产生.

①为获取叶绿体,先要破碎叶肉细胞,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
②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基粒类囊体合成ATP的原因是膜内外存在H+浓度差,据此推测,叶绿体在自然状态下产生ATP的过程中,光能的作用是使水分解产生H+,使类囊体膜内外之间产生H+浓度差.
(2)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510202530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11.83.23.73.5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h-10.50.7512.333.5
①温度在30-35℃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是不变(增加/减少/不变).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2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l0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18mg
②将该植物置于较弱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取其叶片进行色素分离,与适宜光照厂分离的色素带进行比较,发现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带明显加宽,推测该植物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同一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
12.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图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注:A为开关;B为玻璃钟罩;C为转基因作物;D为烧杯(内装有溶液);E为红墨水滴;F为直尺
Ⅰ.实验步骤: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2)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氢氧化钠溶液,装置乙作对照组
(3)②将甲、乙两装置的玻璃钟罩遮光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4)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5)(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6)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碳酸氢钠溶液,乙装置作对照组
(7)②将甲、乙两装置放在光照强度、温度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8)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9)(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实验1小时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甲装置左(填左或右移)1.5厘米
乙装置         右移0.5厘米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甲装置右(填左或右移)4.5厘米
乙装置         右移0.5厘米
Ⅱ.实验分析:
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 作用速率是4g/小时.白天光照15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84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