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杨树被农杆菌感染后会增生并长出瘤状物,称为冠瘿。冠瘿的形成是由于农杆菌携带有天然的Ti质粒,结构如下图。其中,冠瘿碱是一种含氮有机物,只有农杆菌可以利用,作为专属“食物”。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质粒上的细胞分裂素基因在农杆菌寄生过程中不发挥作用
B.农杆菌利用杨树冠瘿中的含氮物质合成冠瘿碱
C.质粒上冠瘿碱合成和代谢基因的相对位置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Ti质粒过多的农杆菌不利于在种内斗争中存活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由于农杆菌的Ti质粒中含有生长素合成基因、细胞分裂素合成基因,当野生型农杆菌感染植物体后,农杆菌的Ti质粒中含有生长素合成基因、细胞分裂素合成基因表达,产生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因此植物产生瘤状结构。
A、T-DNA上的细胞分裂素基因、生长素基因在植物根细胞内表达,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促进根细胞分裂和生长,形成根瘤,在农杆菌体内不表达,A正确
B、由题意知,冠瘿碱基因合成的冠瘿碱是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有机物质,该有机物植物自身不能合成,B错误;
C、质粒上冠瘿碱合成和代谢基因的相对位置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在生存斗争中,强壮的带有更多有利基因的个体将获得生存机会,Ti质粒过多的农杆菌不利于在种内斗争中存活,D正确。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