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致病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呈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便血、痉挛等症状,甚至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化合物含有游离的氨基___________个;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有___________

(2)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__。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种,图中表示R基的序号有___________

(3)图中表示肽键的序号有___________,肽键是由两个氨基酸的___________脱水后形成的,形成肽键的化学反应叫___________,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答案】 1 C、H、O、N、S 5 ①③⑦⑨ ②④⑤⑧⑩ 氨基和羧基 脱水缩合 消耗

【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该化合物含有游离的氨基1个;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有C、H、O、N、S。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决定,图示中表示R基的序号有①③⑦⑨有5种氨基酸。

(3)图中表示肽键的序号有②④⑤⑧⑩,肽键是由两个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脱水后形成的,形成肽键的化学反应叫脱水缩合,其形成过程消耗能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为了探究某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实验步骤为:

步骤①:取10支试管,分为五组。每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某种淀粉酶溶液和2mL5%淀粉溶液。

步骤②: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摇匀。

步骤③:将装有混合溶液的五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还原糖;淀粉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用碘液可检测淀粉,因为淀粉遇碘液变蓝,根据蓝色深浅来推断淀粉酶的活性。

(2)该实验的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即步骤②前应___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各组溶液的pH要保证___________,该实验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4)纠正实验步骤后,进行操作。一段时间后,当地3组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开始呈棕黄色时,各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表示蓝色程度):

组别

1

2

3

4

5

处理温度/℃

15

25

35

45

55

结果

++

+

棕黄色

+

++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___________之间。某同学在进行本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反应时间过长。为缩短反应时间,请你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