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利用15N标记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有可能同时出现14C2H5OH14CH2O)

利用含14N的培养基培养15N的大肠细菌,所有子代大肠细菌DNA中都有14N

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后主要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

A有0项 B有一项 C有两项 D.有三项

【答案】C

【解析】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如果是分泌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如果不是分泌蛋白也可以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出现放射性,错误;

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在光合作用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进行无氧呼吸时,14C6H12O6会分解形成14C2H5OH,正确;

利用含14N的培养基培养15N的大肠杆菌的结果如下图,

所有子代大肠细菌的DNA中都有14N,正确;

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由于32P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DNA,则离心后沉淀物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但如果保温时间过长,离心后可以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使用一定方法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图一所示。图二为内膜与F0-F1颗粒物局部结构图。请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及其他结构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脱氧核糖核酸 b.丙酮酸 c.葡萄糖

d.胸腺嘧啶 e.核苷酸 f.RNA聚合酶

(2)研究发现在适宜成分溶液中线粒体含F0-F1内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_________阶段的反应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3)图二所示的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该结构的亲水头部与疏水尾部依次_______(与内膜的位置关系),其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

(4)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若处理之前在有跨膜H浓度梯度条件下含________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含________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说明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