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
(2)某生物兴趣小组参照上图展开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的探索实验,按照下表设计浓度梯度(单位:mol/L)。为了进一步准确地测定最适浓度,应当采取什么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 A | B | C |
浓度 | 10-12 | 10-9 | 10-7 |
在农业生产上用萘乙酸溶液浸泡植物插条生根时,除了考虑最适浓度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回答两点)。
(3)有人发现在植物根的向地性弯曲部位除了生长素的分布不同外,在近地侧同时也集中了大部分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________的结果。
(4)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尔文在研究生长素时将带有尖端的金丝雀草的胚芽鞘(A)和除去尖端的金丝雀草的胚芽鞘(B)置于单侧光下,结果A弯向光源生长,B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的推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的向光性对植物叶片生长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促进 促进 降低浓度梯度 浸泡的时间、植物的品种、生产季节、枝条的生长期等 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植物的尖端可能产生某种物质影响下部的生长 有利于植物叶片接受更多阳光,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
(1)据图分析,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是促进作用。
(2)据图分析可知,根对生长素较敏感,因此表格中设置的浓度梯度太大,若进一步准确地测定最适浓度,可适当降低浓度梯度;实验中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好无关变量,如
浸泡的时间、植物的品种、生产季节、枝条的生长期、施用方式等。
(3)从实验现象中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4)达尔文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植物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叶片接受更多阳光,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的积累,有利植物生长.
[点睛]:解题关键点:1.正确分析坐标图:图中曲线的变化说明,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如对于茎来讲,B点之前对应的浓度都是促进生长的低浓度,B点之后的浓度都是抑制生长的高浓度;2.控制实验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和无关变量,其中的无关变量指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变量,因此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
【题目】牙周炎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效地抑制牙周致病菌就能很好地阻止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公认的主要牙周致病菌有牙龈卟啉单胞菌(P,g)、伴放线放线菌杆菌(A,a)和黏性放线菌(A,v),其中,P,g和A,a是专性厌氧菌,A,v是兼性厌氧菌.
(1)图1中4支试管分别代表4种微生物在半固体培养基(琼脂含量3.5g/L)中的生长状态,其中代表P,g和A,v生长状态的试管分别是和 .
(2)如图2,将3种致病菌进行培养后,用无菌接种环挑取生长良好、形态规则的单个菌落,划线接种到培养基上,置于厌氧袋内37℃恒温培养6~8d.下面正确显示培养结果的平板是 .
羧甲基壳聚糖(CMCS)是牙周医学研究和应用领域被广泛使用的介质,现通过透明圈试验对CMCS是否能抑制牙周致病菌的生长进行了研究.配制1%CMCS培养基、2%CMCS培养基(成分有:CMCS、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自来水)和空白对照组培养基(不含CMCS,其它分成相同).两者均不透明.
(3)分别挑取经纯化培养的3种细菌的单个菌落,用无菌水稀释,制成菌悬液,再分别接种于3种培养基上,置于厌氧袋中37℃恒温培养.实验发现,只有P,g在1%CMCS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透明圈.其余两种菌种在两种浓度的CMCS培养基中,菌落周围均未出现透明圈.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_ .
A.CMCS能够抑制细菌,从而出现透明圈
B.CMCS培养基中的抗生素能抑菌,从而出现透明圈
C.P,g能利用CMCS,将其分解成小分子,从而形成透明圈
D.A,a和A,v均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故菌落周围未出现透明圈
(4)测量3种致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中的菌落直径,数据见表.
空白对照组 | 菌落直径(mm) | |
P.g | A.a A.v | |
2%CMCS培养基 | ﹣ | 1.12﹣ |
综合实验现象和表中信息,哪些数据和现象可以证明CMCS能抑制牙周致病菌的生长?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