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我国热带植物研究所在西双版纳发现一个具有分泌功能的植物新种(高等植物),该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局部如下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A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则结构A为__________

(2)经检验该植物细胞的分泌物含有一种多肽,请写出该多肽在细胞中从合成至分泌出细胞的“轨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和字母表示)。

(3)该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可通过F进行信息交流,则F代表__________

(4)细胞膜是吞噬细胞的系统边界,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图2是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比较。

①与人工膜相比,H20通过__________方式通过生物膜,生物膜对K+、Na+、Cl-的选择透过性依赖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

②通过比较甘油、C02和02的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答案】核孔B→C→M→G→N胞间连丝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动运输)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自由扩散的速率与分子的大小呈负相关

【解析】

分析题图1:图示为该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局部图,其中结构A为核孔,B为核糖体,C为内质网,D为内质网,E为线粒体,F为胞间连丝,G为高尔基体,MN为囊泡。据此答题。分析图2可知,生物膜和人工膜对于甘油、二氧化碳、氧气的运输速率相同,生物膜运输水的速率大于人工膜,人工膜对K+、Na+、Cl-三种离子的通透性相同,且均处于较低值,而生物膜对三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透过性

(1)结构A为核孔,其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该多肽在细胞中从合成至分泌出细胞的轨迹”:B核糖体→C内质网→M囊泡→G高尔基体→N囊泡

(3)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因此F代表胞间连丝。

(4)①据题意可知,人工膜的成分中无蛋白质,而生物膜的成分中有蛋白质,因此水分子只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人工膜,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动运输)的方式通过生物膜,人工膜对K+、Na+、Cl-三种离子的通透性相同,而生物膜对三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透过性这种选择透过行依赖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②生物膜和人工膜对于甘油、二氧化碳、氧气的运输速率相同,说明这三种物质均已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且透性大小O2>CO2>甘油,因此可得出自由扩散的速率与分子的大小呈负相关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试管 B、滴管 C、量筒 D、酒精灯 E、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可溶性还原糖)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 ℃保温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其中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溶液PH值相对稳定。

请继续以下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_________

②试管2中加入的X_________________的提取液,则23号试管对比,可证明玉米发芽后可产生淀粉酶,进而证明上述步骤(2)的结论。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淀粉酶已失活,则试管4__________(填“会”或者“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