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b点(b点为电表②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电表②的指针将不发生偏转 | |
B. | 通过检测①的电位变化,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 |
C. | 兴奋由b传导到c时,有发生不同信号间的转换 | |
D. | 若肌肉收缩但电表②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
分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解答 解:A、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双向传导的,又b点为电表②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所以刺激b点电表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A正确;
B、通过检测①的电位变化,不能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刺激b点,检测②的偏转情况,如不偏转可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B错误;
C、兴奋由b传导到c时,要通过突触结构,所以发生电信号至化学信号至电信号的转换,C正确;
D、若肌肉收缩但电表②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兴奋同时传到电表两侧的接点,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 | C | H | O | N | P | Ca | S |
植物 | 43.57 | 6.24 | 44.43 | 1.46 | 0.20 | 0.23 | 0.17 |
动物 | 55.99 | 7.46 | 14.62 | 9.33 | 3.11 | 4.67 | 0.78 |
A. | 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 | |
B. | 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 |
C. | 通过图表可以看到在某些植物和动物体内可以不存在微量元素 | |
D. | 若该动物血钙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 |
1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 |
B. | 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 |
C. | 大脑皮层H区受损的患者听不到别人谈话 | |
D. |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 |
19.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 |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 |
B. | 肾小球炎症导致蛋白尿 | |
C. |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 |
D. |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
9.完成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后,一些科学家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同时代的生物学家哈赤基斯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了一种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记为抗-S),提取出它的DNA,将DNA与对青霉素敏感的R型菌(记为非抗-R)共同培养.结果发现,某些非抗-R型菌已被转化为抗-S型菌并能稳定遗传.下列关于哈赤基斯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实验证明:细菌中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如抗药性)也会发生转化 | |
B. | 抗-S型菌的DNA中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和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 | |
C. | 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对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所得结论的怀疑是错误的 | |
D. | 非抗-R型菌转化为抗-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16.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 |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
B. |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 |
C. | 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 |
D. | 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