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相关实验,测得各组生成速率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pH 生成速率 (mL/min) 酶溶液 | 6.6 | 6.8 | 7.0 | 7.2 | 7.4 | 7.6 | 7.8 |
新鲜猪肝提取液 | 29.1 | 31.8 | 30.3 | 29.2 | 26.6 | 20.7 | 16.1 |
马铃薯块茎提取液 | 9.0 | 9.8 | 10.2 | 10.4 | 10.0 | 9.2 | 7.0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和酶的种类
B.本实验的两种提取液中酶的最适pH不同
C.实验结果表明随pH增大,酶活性先增大后降低
D.实验结果表明过酸会破坏酶的结构使酶永久失活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实验探究pH值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酸碱度、过氧化氢酶的来源,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氧气的生成量来表示。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实验设计时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A、据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和酶的种类,A正确;
B、新鲜猪肝提取液中H2O2酶的最适pH在6.6~7.0之间,而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H2O2酶的最适pH在7.0~7.4之间,B正确;
C、实验结果表明随pH增大,新鲜猪肝提取液中H2O2酶和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H2O2酶活性均先增大后降低,C正确;
D、本实验是在中性或弱碱性的条件下进行,不能得出过酸会破坏酶的结构使酶永久失活,D错误。
故选D。
【题目】黄河三角洲现存中国乃至世界最典型的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湿地中丹顶鹤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__法。
(2)下表是对湿地中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戊是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表中R表示___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
Pg | Pn | R | |
甲 | 15.9 | 2.8 | 13.1 |
乙 | 870.7 | 369.4 | 501.3 |
丙 | 0.9 | 0.3 | 0.6 |
丁 | 141.0 | 61.9 | 79.1 |
戊 | 211.5 | 20.1 | 191.4 |
(3)如上图是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分解者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如果E取食A的比例由1/5调整为1/2,则E的量是原来的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控制洪水,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保护其中的珍稀动物,是在_____________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5)假设图中的成分构成了一条草→兔→鹰的食物链,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鹰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鹰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信息传递、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生态系统三大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