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1表示研究人员为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进行的相关实验流程,其中透明圈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消耗特定营养物质形成的。图2、图3是研究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这是因为______。
(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______,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______。筛选时应选择D/d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_________越强。
(3)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温度处理的和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在______℃条件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______。
(4)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原因是______。
【答案】蘑菇培养基质中富含纤维素,会聚集较多的纤维素分解菌 唯一碳源 凝固剂 单体菌体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 50 酶活性残留率 该温度下,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高,作用时间持久,且酶活性相对较高
【解析】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实验原理:
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实验过程:
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梯度稀释:用选择培养基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涂布平板:将样品涂布于含刚果红的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固体培养基上;
挑选产生中心透明圈的菌落: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从产生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上挑取部分细菌,并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30~37℃条件下培养,可获得较纯的菌种。
(1)由于蘑菇培养基质中富含纤维素,会聚集较多的纤维素分解菌,故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
(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应筛选时应选择透明圈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单个菌体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越强。
(3)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不同温度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和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并在50℃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酶活性残留率。
(4)由图可知:由于40℃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高,作用时间持久,且酶活性相对较高,故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
【题目】果蝇的卷曲翅与正常翅为一对相对性状(由A、a控制);棒眼与圆眼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E、e控制)。现有卷曲翅棒眼雌果蝇与卷曲翅棒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表现型和数目如下表。请据表分析回答:
卷曲翅棒眼 | 卷曲翅圆眼 | 正常翅棒眼 | 正常翅圆眼 | |
雌蝇 | 241 | 0 | 78 | 0 |
雄蝇 | 118 | 122 | 43 | 39 |
(1)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只考虑翅型,则F1卷曲翅雄果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
(3)将F1中的卷曲翅棒眼雌果蝇与卷曲翅圆眼雄果蝇交配得F2,则F2中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F2 中纯合雌果蝇的比例是__________。
(4)在F2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小翅雄果蝇,该小翅雄果蝇与正常翅雌果蝇杂交,所得F3雌雄果蝇中均表现正常翅。将F3雎雄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仅有1/2的雄果蝇表现为小翅。则在产生配子过程中,控制小翅的基因最可能与上述的_________基因因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