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分)(11分)研究发现,每升天然水中含0.01毫克汞或者0.1毫克的杀虫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1)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为                                   (用字母表示),河蚌(B)和水蚤(E)的关系是                      

(2)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E=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      倍。

(3)图2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          (填序号);①的生理过程主要为             ,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成分为             

(4)某人对湖泊周边土壤进行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对其中体型较大、数目不多的个体可以采用的统计方法是                

 

【答案】

(8分)

(1)(1分)      捕食和竞争(1分)

(2)1.375(2分)

(3)①②⑤⑥(1分)      光合作用(1分)      分解者(1分)

(4)记名计算法(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先确定小球藻为生产者,再根据消化道中的食物组成确定消费者的类型(初级,次级),最后写出具体的食物链(网)。河蚌捕食水蚤,二者是捕食关系,河蚌与水蚤又都捕食水蚤,二者又是竟争关系。

(2)B的食物比例 C:E=1:1 时,设B中的能量为 x,则需要C的能量为1/2x÷0.1+1/2x÷ 0.1÷0.1=55x;B的食物比例 C:E=2:1 时,设 B 中的能量为y,则需要C的能量为2/3y÷ 0.1+1/3y÷0.1÷0.1=40y;据题意 C中的能量不变,则55x=40y,y/x=1.375。

(3)据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非生物成分(大气中的 CO2)。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无机环境。

(4)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对其中体型较大、数目不多的个体可以采用记名计算法进行统计。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群落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