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35S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的过程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应将噬菌体置于含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带上标记

B.若②过程保温时间过短,则会导致部分噬菌体未侵染细菌使上清液放射性增强

C.③过程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脱落

D.④检测出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且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不含35S

【答案】D

【解析】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A、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直接置于含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A错误;
B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细菌体内,所以过程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不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强度的变化,B错误;
C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脱落,离心的目的是使大肠杆菌和蛋白质外壳分别处于试管的沉淀物和上清液中,C错误;
D、由于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细菌体内,所以检测出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且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不含35S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叶色变异指叶色表现型发生异常,叶绿素含量发生改变。此类变异通常会影响光合作用,往往导致减产,甚至引起植株死亡。科研人员在粳稻品种Kitaake的转基因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了一种白条纹突变体,命名为st11,该突变体在分蘖前叶片表现正常,从分蘖期开始新长出的叶片表现为白色条纹,且该性状一直持续到成熟期。

1)叶色突变在水稻中比较常见,来源一般包括自然突变和________。现有水稻叶色突变体主要包括白化、黄化、淡绿、斑马叶等多种表型,体现了基因突变________的特点。

2)为判断st11主要生产特性是否发生改变,研究人员检测了野生型(WT)与st11的平均株高和结实率,得到了以下如图1、图2结果,该结果说明________

3)科研人员选取了22株突变体,检测潮霉素抗性(T-DNA中标记基因),结果如下图3,推测该突变不是由T-DNA插入引起,是发生于转基因组织培养过程中。做出该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通过构建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发现st11与野生型杂交后F1均表现正常叶色,且F2群体中正常叶:白条纹=31。上述结果表明突变体st11的白条纹性状是由________基因控制的。

4)经初步试验,确定st11定位于1号染色体。为进一步确认基因位点,利用五个重要分子标记RM10076RM10048、Ⅰ-14、Ⅰ-10、Ⅰ-26F2284个白条纹单株进行分析,统计交换情况,结果如下表。

分子标记

-26

-10

-14

RM10048

RM10076

交换次数

3

0

3

3

16

据表中数据推测,st11基因更靠近分子标记________

5)经过后续研究,研究人员最终确定st11基因位置并成功获取了该基因,请结合所学知识及题目信息,简要描述st11基因在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前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