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COVID19”,为有包膜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0~200 nm。颗粒表面有棒状突起,使病毒表面看起来形如花冠,故而得名。COVID19基因组长度为29.8 kb,为单股正链RNA,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1yA)结构,可直接作为翻译模板。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故该病毒只能侵染受损细胞,使人患病
B. 由于没有核糖体,这种病毒无法合成蛋白质,其包膜组成一定不含蛋白质
C. 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后可产生一分子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与一分子磷酸
D. 此病毒的单股正链RNA,只有转录形成对应的负链RNA才能附着在细胞的核糖体上
(2)这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为________,研究人员紧急研发了核酸检测试剂盒,以此来检测病毒,检测此病毒的核酸可使用________法。研究人员发现,病毒的中间宿主为蝙蝠,某些情况下,病毒可在不同动物身体内翻译出基本相同的多肽链,这是因为________。
(3)病毒入侵人体后,引起相关细胞分泌抗体,该抗体并不会与其他病症的抗原结合,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此原理也可应用于该病的检测。若要用细胞工程的方法生产针对COVID19上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用到的技术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将COVID19不稳定的RNA转换成DNA后,技术人员常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样本中病毒的核酸含量。其原理如图,在PCR反应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________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使荧光监测系统接受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PCR起始状态________含量呈正相关。
【答案】ABCD RNA 分子杂交 (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抗体具有特异性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Taq酶 模板DNA
【解析】
1、病毒不具有独立代谢能力,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据遗传物质不同,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2019-nCoV的核酸为单股正链RNA,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可直接作为翻译模板。
2、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1)A、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是有限的,该病毒可以侵染人的正常细胞,A错误;
B、病毒没有核糖体,但可以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和原料合成蛋白质,其包膜中可能含有蛋白质,B错误;
C.该病毒是RNA病毒,所以一分子遗传物质水解后可产生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与分子磷酸基团,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COVID19基因组可直接作为翻译模板”,D错误。
故选ABCD。
(2)据题干信息可知,该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可以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利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病毒的核酸;由于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所以病毒可在不同动物身体内翻译出基本相同的多肽链。
(3)抗体不会与其他抗原结合,这体现了抗体具有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将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经过动物细胞培养并筛选后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将该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所以该过程用到的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
(4)PCR技术中延伸DNA子链的酶为Taq酶。题干中提出“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并且“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因此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起始状态模板DNA含量呈正相关。
【题目】下表为几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和切割的位点。如图,已知某DNA在目的基因的两端1、2、3、4四处分别有BamH Ⅰ,EcoR Ⅰ,BamH Ⅰ,Pst Ⅰ的酶切位点,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为防止酶切后单个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断自身连接成环状,可选用的酶是( )
限制酶 | BamHⅠ | EcoR Ⅰ | Pst Ⅰ |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
A.用BamHⅠ,EcoRⅠ酶切B.用EcoRⅠ和PstⅠ酶切
C.用BamHⅠ酶切D.用BamHⅠ,EcoRⅠ,PstⅠ酶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