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进行单独和混合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比例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
②单养时鱼种b多出没在池底
③混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池底
④混养时鱼种a多出没在池底,鱼种b多出没在植丛中
⑤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
A. ①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单养鱼时鱼种a胃中的食物主要是植丛中动物,表明鱼种a单养时多出没在植丛中,混养时鱼种a胃中的食物主要是低栖动物,表明混养时鱼种a出没在池底;单养鱼时鱼种b胃中的食物与混养时相差不大,说明无论单养混养鱼种b都多出没在植丛中.
解:①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单养时两种鱼胃内植丛中动物比例高,说明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①正确;
②单养时鱼种b植丛中动物比例较高,说明多出没在植丛中,②错误;
③混养时,鱼种a底栖动物比例较高,鱼种b植丛中动物比例较高,因此说明混养时鱼种a多出没在池底,鱼种b多出没在植丛中,③错误;
④混养时,鱼种a底栖动物比例较高,鱼种b植丛中动物比例较高,因此说明混养时鱼种a多出没在池底,鱼种b多出没在植丛中,④正确;
⑤混养时,两种鱼栖息区域、食性有差异,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⑤正确.
故选:A.
【题目】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磷酸盐,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以便将其添加到有机肥中,改善植物磷元素供应。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右图),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
实验步骤:
步骤1 取某地区土样5g制得土壤溶液后稀释,取稀释液1mL接种到基础培养基A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h。
步骤2 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
菌株 | 透明圈直径(D) | 菌落直径(d) | D/d |
M-3-01 | 18.8 | 12.3 | 1.5 |
B3-5-6 | 20.7 | 8.0 | 2.6 |
T1-4-01 | 9.1 | 6.5 | 1.4 |
分析回答:
(1)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A属于 培养基。培养基中磷源应该是 。
(2)步骤1中接种方法是 ,步骤2中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
(4)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B中,并在37℃、200 r·min-1 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右图所示曲线。
①用摇床进行培养的好处是 。
②结果表明最优良的解磷菌株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