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有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的β-淀粉样蛋白(Aβ)会引起神经小胶质细胞活化并分泌某些物质,导致病情加重。为探究和药物X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神经小胶质细胞中IL-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1)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药物X不影响IL-1基因的表达,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组与1组结果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56组的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NF蛋白能促进IL-1基因转录。研究表明,大部分NF蛋白与IK蛋白在细胞质中形成稳定复合物,能使IK蛋白降解,从而释放NF蛋白。请设计实验探究药物X能缓解作用的机理,简要写明实验思路:

实验组:用________处理神经小胶质细胞,对照组:用________处理神经小胶质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结果实验组_____对照组(填 < > ),则说明药物X___________有抑制作用。

【答案】A β、药物X的有无和药物X的浓度 1组和2组的IL-1的相对表达量相同 A β促进IL-1基因的表达 药物X浓度越高,缓解A β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A β和药物X A β 检测IK蛋白含量 大于 A β降解IK蛋白

【解析】

分析图示:2(只加入药物X,且浓度为10μmol/L)、3(只加入Aβ)、5(加入药物X和Aβ,且药物X的浓度为10μmol/L)三组实验结果表明,药物X能够缓解Aβ的作用,3、4、5、6组的结果说明药物X浓度越高,缓解Aβ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1)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Aβ、药物X的有无和药物X的浓度。由图可知,加入药物X的2组和不加药物X的1组,IL-1的相对表达量相同,由此可确定药物X不影响IL-1基因的表达。

(2)3组(加入Aβ)与1组(对照组)结果比较,3组中IL-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1组,说明Aβ促进IL-1基因的表达。3、4、5、6组中药物X的浓度逐渐增加,而IL-1的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可说明药物X浓度越高,缓解Aβ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3)①正常细胞中,大部分NF蛋白与IK蛋白在细胞质中形成复合物稳定存在,Aβ促进IK蛋白的降解,释放出NF蛋白。为探究药物X的作用,实验组可用药物X和Aβ处理神经小胶质细胞,对照组可用等量的Aβ处理。

②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中IK蛋白含量。

③若药物X能抑制的Aβ作用,则实验组中Aβ作用受到抑制,不能促进IK蛋白的降解,而对照组中没有添加药物X,Aβ可促进IK蛋白的降解,故实验组细胞质中IK蛋白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综上分析可知,若实验组IK蛋白的含量大于对照组,则说明药物X对Aβ降解IK蛋白有抑制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稳态可包括生物体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稳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Ⅰ、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含量是 0812g/l,胰腺是参与调节血糖平衡的主要器官。现有甲、乙、丙三名成年人进行糖尿病的诊断测试,先禁食 12 小时,再分别喝下等量含 l00g 葡萄糖的溶液,4 小时内定时测定三人血浆中的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如图 12 所示:

1)胰腺既是内分泌腺,也是外分泌腺,由胰腺分泌进入消化道的物质有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由胰腺分泌进入血管的物质有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据图 12 分析,甲、乙、丙三人中血糖调节正常的是______;体内胰岛素绝 对不足而患Ⅰ型糖尿病的是_____

3)当人体患有自身免疫疾病(因机体对自身结构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时,可导致糖尿病,机理如图所示,其中 Y1Y3 表示不同抗体。图中某类细胞指的是 __________Y1Y3 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抗体 Y1 与胰岛 B 细胞表面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其胰岛素分泌减少

B.抗体 Y2 攻击胰岛 B 细胞使得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降低

C.抗体 Y3 与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

D.胰岛 B 细胞和靶细胞均可能成为抗原

Ⅱ、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下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下表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表示能量暂时不详。

营养级

同化量

未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量

2.48x 1011

2.0×1011

1.69×1010

2. 8× 1010

3.1×109

4.6× 108

6.6×108 .

1.53×109

?

8.0× 107

4.0× 107

2.3×108

4)图中虚线表示________N 点时出生率______________(选填>、<或=)死亡率。

5)该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的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演替。在草本与灌木 混生阶段,农田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

6)第二、三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点)。

7)在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 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____________,以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题目】白洋淀湿地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入淀污水增多,水体重金属污染加剧。研究人员发现可通过定期收割沉水植物地上部分,修复镉等重金属污染水体。

(1)沉水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其根部能从底泥和水中吸收________,净化水体,体现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此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为筛选适合白洋淀镉污染修复的沉水植物,用不同浓度镉溶液处理本地4种沉水植物4天后,检测其对镉(Cd)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结果如表和图。

沉水植物

半数抑制浓度

(mgL-1

黑藻

0.51

狐尾藻

0.81

金鱼藻

0.03

菹草

0.12

(半数抑制浓度是指抑制沉水植物半数生长的外部Cd浓度)

表数据显示4种沉水植物中对镉的耐受性最大的是________。结合图1的实验结果,选择黑藻和菹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不选用狐尾藻和金鱼藻的原因是_______

(3)研究者从白洋淀取底泥,将黑藻和菹草分别栽种其中,用自来水培养。测定其生长率(图)和不同部位的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指由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迁移能力),结果如表。

沉水

植物

富集系数

迁移系数

地上部分

根部

黑藻

0.33

0.41

0.79

菹草

0.21

1.01

0.21

综合分析,研究者认为黑藻是最适合修复Cd污染水体的物种,其重要证据有: ①________;②________

(4)富集镉的沉水植物必须及时收割并无害化处理,一是因为镉等重金属能够通过________逐级积累和浓缩,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富集。二是因为________而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