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在“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溶液的鉴定”实验中,除了还原糖的鉴定外,其它都必须用显微镜观察 | |
B. | 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 |
C. | 在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橙黄色,于是滴l~2滴质量分数为50%的盐酸洗去多余的染料 | |
D. | 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 |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解答 解:A、在“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溶液的鉴定”实验中,只有脂肪鉴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A错误;
B、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但是由于西瓜汁为红色,会影响颜色反应,因此不能用作鉴定还原糖,B错误;
C、在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用50%的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C错误;
D、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产生紫色反应,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相关实验的原理、方法;识记鉴定的相关试剂以及发生的颜色反应;注意还原糖材料选择的原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对于此病,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下列与此病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患者,一般经过几个月至几年的潜伏期 | |
B. |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类病毒(HIV),主要攻击T细胞,并逐渐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 | |
C. | 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乳汁等均可能有HIV | |
D. | HIV不仅可以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也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
14.下列物质分子中,不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 | B. | C. | D. |
1.研究光合作用的Calvin等人进行了以下实验:在某种绿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时间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离放射性物质.预测实验结果是( )
A. | 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 |
B. | 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越多 | |
C. | 光照时间越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越多 | |
D. | 只要给予光照,放射性就会出现在葡萄糖中 |
11.如图是支原体细胞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支原体通过有丝分裂而增殖 | |
B. | 细胞膜和核糖体构成支原体的生物膜系统 | |
C. | 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 |
D. | 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18.如图为某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长丝结构,②是产生核糖体的场所 | |
B. | 该结构在横纹肌细胞中有多个 | |
C. | 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主动转运进出细胞核 | |
D. | 图示说明核膜具有选择透性 |
15.下列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 | 变形虫﹑水绵 | B. | 乳酸菌、酵母菌 | C. | 蓝藻、衣藻 | D. | 豌豆、小麦 |
16.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若用35S、32P同时标记蛋白质、DNA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35S和32P的分布规律是( )
A. | 外壳中有35S和32S,核心只含有32P | |
B. | 外壳中只有35S,核心含有32P | |
C. | 外壳中有35S和32S,核心含有32P和31P | |
D. | 外壳中只有32S,核心含有32P |